杨裕民
2023-02-02
更新时间:2023-02-08 07:32:54作者:百科知识库
元大都城墙遗址
元大都城墙遗址(汉语拼音:Yuandadu Chengqiang Yizhi),是元代大都城的外郭城墙遗址,主要以土夯筑,俗称土城。位于北京市海淀区、朝阳区境内,占地面积50平方千米,由若干段东西走向的元大都的外郭城墙遗址组成,东起北京市土角楼西侧服装学院以东673米处,西至昌平路,土夯筑而成,周长为28600米。1957年,元大都城墙遗址被北京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古迹保护单位。2006年5月25日,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城墙始建于元世祖忽必烈至元四年(1267年),到元顺帝至正十九年(1359年)竣工。为加强防御,又在大都城的十一个城门建造了瓮城和吊桥。明朝建立后,在原来元代城墙的基础上,用砖包砌起来,并将元代的北城南移1千米,重新建筑明城墙。因此,元代的北城墙和西城墙的北段保存了下来。城墙全部用夯土筑成,为了加固城墙,在夯土中使用了“永定柱”(竖柱)和“纴柱”(横木)。元大都城墙的建筑形式、建造方法和周密严谨的规划设计,成为研究元代建筑和元代城市营造工程以及北京城市发展史重要的实物数据。
元大都城的营建,是蒙元政权取得决定性胜利后而营建的一座都城,是元代初年刘秉忠、赵秉温等人,遵循《周礼·冬官考工记》关于“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市朝一夫”的帝京规制的规划思想,于元世祖至元年间规划完成的。
元大都城墙遗址地处健安东路、健安西路北侧,东西走向,东起土角楼西侧服装学院以东673米处,西至昌平路,平面呈长方形,大都城周长为28600米,东城墙长7590米,西城墙长7600米,北城墙长6730米,南城墙长6680米,城墙高低不等,东段最高6-7米,西段最低2米;基宽不一,约20-26米,占地面积50平方千米,设11座城门;东面的3座城门为光熙门、崇仁门、齐化门;南面的3座城门为文明门、丽正门、顺承门;西面的3座城门为平则门、和义门、肃清门;北面2座城门为健德门、安贞门。
肃清门和健德门的瓮城土墙,部分残存于地面之上,城门的地基夯筑坚固,城门建筑过梁式木构门洞,城的四角都建有角楼,城外部等距离地建有加强防御的马面(凸出于城墙外部的墩台,宋代称为“马面”,明清则称为墩台),其外再绕护城河,城墙用夯土筑成,夯土中使用了永定柱(竖柱)和絍木(横木),城墙基宽、高和顶宽的比例为3:2:1,11个城门建造了瓮城和吊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