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裕民
2023-02-02
更新时间:2023-02-08 05:48:35作者:百科知识库
西汉三大渠系的建立。西汉定都长安,关中是京师官吏、军队、百姓等以粮食为主的生活必需品的主要供给地。西汉重视开拓西北边疆,关中又是拓边的基地,肩负着提供粮秣的重任。因此,西汉一代,特别是汉武帝在位期间(公元前140—前87年),为了满足各方面对粮秣等的需求,除凿漕渠,从东方运粮入关外,更主要的是在关中增建灌溉工程,以扩大水浇地面积,增加当地的粮食产量。这就在关中形成了一个史无前例的兴建水利的高潮,在短短的几十年中,穿凿了龙首渠、六辅渠、白渠、成国渠等大批农田水利工程。
西汉关中灌渠的穿凿,以龙首渠为较早,约在汉武帝元狩到元鼎年间(公元前122-前111年)。当时有一位名叫庄熊羆的人,向皇帝上书,反映临晋(今大荔一带)人民的要求,希望开一条渠道,引洛水灌溉重泉(今蒲城东南)以东10000多顷盐碱地。武帝采纳这一意见,发兵卒万余人担任凿渠任务。他们自征县(治所在今澄城县西南)向南开渠,到商颜山(今铁镰山)麓,由于土质疏松,穿凿的明渠渠岸极易崩塌,改用井渠结构。井渠由地下渠道和竖井两部分组成。前者为行水路线,后者便于挖渠时人员上下、出土和采光。最深的竖井达40多丈。由于凿渠时挖出许多骨骼化石,当作龙骨,所以称为龙首渠。渠道挖通后,由于解决不了塌方问题,溉田效果并不显著。但却创造了先进的井渠技术。
六辅渠是武帝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由左内史倪宽主持兴建。规模不大,为六条辅助性渠道的总称。后人认为它是引冶峪、清峪、浊峪等小水,灌溉郑国渠上游北面的农田。这些农田地势较高,郑国渠灌溉不到。六辅渠建成后,为了更好地发挥这一工程的作用,据《汉书·倪宽传》载,他又规定了“水令”。这是见于记载的我国最早的用水制度。
六辅渠建成后第16年,即武帝太始二年(公元前95年),动工穿凿白渠。这一工程由赵中大夫白公建议和主持。渠首也在谷口,渠道在郑国渠南面,向东南流,经池阳(治所在今泾阳县西北)、高陵、栎阳(治所在今临潼县东北),注入渭水。长200里,灌溉郑国渠所不及的4500余顷农田。白渠建成以后,谷口、池阳等县因为有郑、白两渠的灌溉,便成为不知旱涝的高产区。当时当地,曾流行着这样一首民歌,歌颂两渠的作用:
田于何所,池阳谷口。
郑国在前,白渠起后。
举臿为云,决渠为雨。
泾水一石,其泥数斗。
且溉且粪,长我禾粟。
衣食京师,亿万之口。
(《汉书·沟洫志》)
白渠的溉田面积虽然远比郑国渠小,但是由于它的比降较大,远比郑国渠合理,因而不像郑国渠那样易被泥沙堵塞,在历史上白渠长期发挥作用,并在唐、宋时还有所发展,而郑渠的下游很快就报废了。“泾水一石,其泥数斗。”含泥量高,可以压碱肥田,在短期内确实效果显著。但不能只见优点不见缺点,从长远看,年长月久后,容易淤高渠道和农田,导至田高于渠,渠高于泾,势必破坏整个灌溉系统。
西汉时新建的关中地区另一重要农田水利工程是成国渠。它建于何年,何人主持这一工程,史书没有明文记载,只说建于武帝在位期间。这是一条以渭水为水源的大型灌渠,位于渭水北面,渠首在郿县境内,傍渭水向东,经斄〔li离〕(治所在今扶风县东南)、槐里(治所在今兴平县东南)等县,渠尾接上林苑的蒙茏渠。成国渠的长度略小于白渠,溉田面积约万顷左右,是白渠的一倍以上。后来还一度发展成关中最主要的灌溉渠道。上林苑在咸阳西面,周300里,跨渭水南北,是秦汉时帝王射猎游乐之所。蒙茏渠属皇家园林中水道,供浇园、荡舟等用途。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关中水利一直由三大渠系组成,即以泾水为水源的引泾渠系,以渭水为水源的引渭渠系,以洛水为水源的引洛渠系。可以说西汉时期这三大渠系已经基本形成了。
除上面所举一批著名的灌溉工程外,武帝时,还在渭水南面建成一批小型的灌渠,如灵轵〔zhi纸〕渠、[氵韦]〔wei违〕渠①等。它们以发源于南山的山溪水为水源,灌溉渭南的农田②。
注释:
①据《汉书·沟洫志·如淳注》,[氵韦]渠在渭南;据《水经注·渭水注》,[氵韦]渠在渭北。
②漕渠西起长安,东到黄河,主要职能为漕运东方粮食入京,但亦可溉田万余顷。详见本书第一部分“周、秦、两汉运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