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裕民
2023-02-02
更新时间:2023-02-08 05:43:25作者:百科知识库
基辅的圣•索菲娅教堂和佩乔尔斯克修道院,位于乌克兰首都基辅市中心的“乌克兰国家建筑历史文化保护区”。1990年作为世界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世界遗产委员会描述:基辅的圣•索菲娅教堂的设计可与君士坦丁堡的圣•索菲娅教堂媲美,象征着“新君士坦丁堡”,它建于11世纪,是基辅基督公国的首都。这一地区于988年经圣•法拉蒂米尔洗礼后基督化。基辅-拉夫拉在精神和文化上的影响对东正教思想在俄罗斯17世纪至19世纪的传播做出了贡献。
圣•索菲娅教堂乌克兰国家建筑历史文化保护区索菲娅博物馆位于首都基辅的中心,占地5公顷,这里坐落着建于11—18世纪的美丽的古建筑群。在文化保护区内,最著名、最宝贵的建筑当属—圣•索菲娅大教堂,教堂建筑属于古罗斯时期,该建筑1990年被世界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公元9世纪,乌克兰民族的第一个国家基辅罗斯崛起。基辅罗斯是东欧平原上最早出现的文明古国之一,在弗拉基米尔大公及其儿子雅罗斯拉夫统治时期,基辅罗斯的人口达到500余万,疆界空前广阔,成了当时欧洲最大的国家。这一时期,基辅罗斯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繁荣昌盛,由此奠定了今天俄罗斯、乌克兰共同的文化基础。公元988年,弗拉基米尔娶拜占庭帝国的安娜公主为妻,正是这一年,这一地区经圣·法拉蒂米洗礼后基督化,宣布基督教为国教。所以,今天俄罗斯的国徽上带有拜占庭文化的标记—双头鹰。历代沙皇也以拜占庭文化的继承人自居。所以,从沙俄时代直至苏联时期,乃至今天的俄罗斯,基辅罗斯一直被奉为俄罗斯历史的发端,基辅城也被称为“俄罗斯诸城之母”。
正是在这样的一个背景下,为庆祝古罗斯军队战胜突厥佩切涅格人和颂扬基督教,雅罗斯拉夫于1017或1037年(时间有争议,一般说是建于1037年),在雅罗斯拉夫城的中心,建立了这个时期主要的中世纪拜占庭风格的东正教教堂——索菲娅大教堂,教堂长37米,宽55米,高29米。“索菲娅”是希腊语“智慧”的意思,索菲娅教堂的名字取自拜占庭的圣索菲娅大教堂。圣索菲娅大教堂是希腊教派的象征物,它的圆顶与罗马万神殿的圆顶大小相同,只是罗马万神殿的圆顶建在圆形围墙上,而拜占庭的索菲娅教堂则是在方形底座上加盖圆顶。罗斯的索菲娅教堂由希腊工匠和罗斯建筑师共同完成,设计以拜占庭风格为主,兼融罗斯建筑的传统情调:该教堂将拜占庭教堂的一头型格局改变成错落有致的五头型,四周的墙壁由砖砌成,希腊工匠将砌墙、建筑拱顶的技巧、石结构建筑的工艺和装饰教堂的马赛克制作方法传播给罗斯人。11世纪中叶,精通拜占庭石建筑、圣像画和镶嵌壁画技术的罗斯教堂建筑师脱颖而出,他们逐渐取代希腊工匠,成为教堂的主要设计师。教堂建成后,在其周围建了一些石庙,以及贵族宫殿,居民区等。索菲娅大教堂建成后,很快成为基辅罗斯的宗教、政治和文化中心。罗斯的大主教住持于此,大公在这里接见外国使节,签订国际条约。据编年史记载,这里还是斯拉夫民族的第一个图书馆,也是到目前为止,除金门(古代基辅城的正门)外,自11世纪以来保存最完整的建筑。现在这里还陈列着许多考古文物和建筑模型,基辅10世纪的全景模型展出了被蒙古侵略者破坏前的基辅市貌。1667年,一场大火烧毁了木结构索菲娅大教堂,过了两年,开始重建,重建后的大教堂外观是17世纪乌克兰巴洛克式建筑,内部装饰仍保留11世纪的风格。
佩乔尔斯克修道院基辅佩乔尔斯克修道院坐落在乌克兰国家建筑历史文化保护区内,它的历史可以追溯近千年之久。公元1051年,修道士在基辅附近的山洞里修建了修道院。当时,修道院的第一个定居者是安东尼修士,正是他的潜心静修生活鼓舞和感染了当地的居民,他们前来祈求祝福,同时也带来生活必需品。其中的一些人决定留下来和他生活在洞穴里。很快,人数不断增多,于是定居者扩大了原有的洞穴、修建了一些新的洞穴、修建了单人房间并建立了教堂。当修道生活从洞穴转移到地面后不久,原来地下的迷宫般的洞穴就变成修道士的墓地。洞穴里的遗体已经埋葬了7个世纪之久。
佩乔尔斯克修道院也因洞穴(乌克兰语中洞穴被称为佩乔尔斯基)而得名,作为主要的也是最为有影响的东正教修道院,在蒙古统治以前享有崇高的地位,被称为基辅-佩乔尔斯克-拉夫拉。在11世纪70年代修道院经历了大规模的石质建设。这一时期修建了多米季昂大教堂、三位一体的盖特礼拜堂和餐厅。基辅-佩乔尔斯克-拉夫拉建筑群直到12世纪末才告竣工。
修道院在乌克兰文化发展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它影响到了文学、绘画、制图、建筑、应用艺术和图书发行等诸多方面。基辅-佩乔尔斯克修道院成为了基督文化传播的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