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裕民
2023-02-02
更新时间:2023-02-08 05:43:03作者:百科知识库
叙利亚北部古村落群在阿拉伯叙利亚共和国境内,是叙利亚的世界文化遗产之一。它位于叙利亚的西北部地区,是一个由40多个村庄共同组成的旅游景点。2011年,叙利亚北部古村落群作为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世界遗产委员会描述:阿拉伯叙利亚共和国北部古村落群由位于叙利亚西北部8座公园中的约40多个村庄所组成,是古代晚期至拜占庭时期乡村生活的不可多得的见证。这些村庄建于公元1至7世纪,后于8至10世纪遭到废弃,但这里的景观依然保存完好,民居、寺庙、教堂、蓄水池、澡堂等建筑遗存依然可见。村落文化景观遗存对于展现古罗马帝国的非基督教时代向拜占庭基督教时代的转变具有重要的价值。一些遗迹还表明这里曾使用过水利技术、防护墙以及古罗马农业规划手段,进一步展示了当地居民对农业生产技术的驾驭。
古老文明的国家叙利亚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和古老文明的国家,远在旧石器时代早期,叙利亚就有了原始人类。公元前第4千纪左右,那里的居民开始定居,并使用铜器。公元前第3千纪,叙利亚从原始社会向奴隶制社会过渡,出现了一些以商业城市为中心的奴隶制城邦国家。
公元前3000~前1000年,阿拉伯半岛游牧的塞姆人,向叙利亚及其附近地区进行了3次大迁徙。公元前第3千纪的最后几百年,塞姆人中的阿莫雷人进入叙利亚,并建立了许多小王国,形成叙利亚的第一次塞姆人化。公元前第2千纪前后,第二支大规模移入叙利亚、黎巴嫩和巴勒斯坦的塞姆人为迦南人。他们在地中海东岸及内陆建立了一些各自为政的城邦,创造了迦南文化。公元前第2千纪末叶,叙利亚进入铁器时代。当时居住在地中海东岸中部一带的一支迦南人,即腓尼基人,他们发展航海贸易,促进了地中海沿岸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同时创造了有22个辅音字母的腓尼基文字,对世界文化作出了伟大贡献。公元前第2千纪到前第1千纪中叶,第三支迁入叙利亚的塞姆人为阿拉米人。他们建筑的哈马和大马士革等城市和使用的阿拉米文字,是叙利亚文化的宝贵遗产。
古村落群文化价值:展示拜占庭时期的乡村生活拜占庭帝国(395年—1453年),即东罗马帝国,是一个信奉东正教的君主专制国家,位于欧洲东部,领土曾包括亚洲西部和非洲北部,极盛时领土还包括意大利、叙利亚、巴勒斯坦、埃及和北非地中海沿岸,是古代和中世纪欧洲最悠久的君主制国家。叙利亚在被拜占庭帝国占领后,成为帝国最重要的农业省份,随着农业的发展,全国各地建立了很多拜占庭风格的村落。在叙利亚北部,一些村庄建于公元1至7世纪,后于8至10世纪遭到废弃,但这里的景观保存依然保存完好,后经挖掘整理成为村落文化景观遗存,这些村落文化景观遗存对于展现古罗马帝国的非基督教时代向拜占庭基督教时代的转变具有重要的价值。这个古村落群,将古代晚期到拜占庭时期的乡村生活非常好的展现了出来。成为了解叙利亚的历史文化和拜占庭时期农业文明的一个非常不错的地方。
古村落群情况堪忧近年来,叙利亚国内政治危机不断升级,人民饱受战乱之苦,境内众多世界遗产情况堪忧,叙利亚北部古村落群也难逃厄运。为保护世界遗产,第37届世界遗产大会2013年6月20日宣布,将叙利亚境内的总共6处世界遗产全部列入《濒危世界遗产名录》,此举显示出国际社会对在当前内战及动荡局势下叙利亚世界遗产所面临险境严重关切。这6处新增濒危世界遗产分别是大马士革古城、巴尔米拉古城遗址、布斯拉古城、阿勒颇古城、克拉克骑士城堡和萨利赫丁堡,以及叙利亚北部古村落群。世界遗产委员会成员就此敦促冲突各方保持克制,避免可能对上述宝贵文化遗产造成进一步损毁的任何行动,全面履行其依据相关国际法所承担的义务,采取一切必要措施保护文化遗产免遭战火侵袭。将叙利亚包括叙利亚北部古村落群的总共6处世界遗产全部列入濒危世界遗产名录,此举旨在引起国际社会对因国内局势动荡而面临险境的叙利亚世界遗产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