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整理论的内容
2023-02-05
更新时间:2023-02-05 01:35:11作者:百科知识库
次优理论对渐进式改革的理解
在20世纪90年代社会主义国家的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是快速转轨,还是逐步转轨,天论是改革家,还是经济学家都面临着如何选择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方式的困惑。
针对如何设计转轨方式,主流经济学家认为,市场经济机制能使资源配置最优,而且市场机制的建立也是越快越好。快速转轨的代价是最小的,也是最优的选择。所以一旦确立了市场化改革的目标,最优的选择是一夜之间完成转轨。任何能快速达到市场化改革目标的手段都是最优的选择。由此导致了苏联经济转轨中的休克式疗法的出现。休克式疗法是最优理论的体现:竞争性市场机制是最优的目标模式,而且选择达到这一目标的最优方式是尽快抛弃原有体制中的各种约束因素,迅速实现竞争性市场机制。这样的选择相对于其他方式是一个最优选择。几个月内苏联就打破了原有体制,全面地建立市场机制。这样的经济转轨在短期内的损失是很大的,但是长期看却是最优的。
与此相反,为了达到竞争性市场机制这一最优的目标,我国选择的经济转轨方式是次优的渐进式转轨,针对计划经济中的政府集中控制,一步一步地改革。相对于快速建立竞争性市场机制的最优方式而言,这是一个次优的选择。因为要保持政治的稳定,所以每一阶段的改革总是在一些不能变动的约束条件下,对经济进行调整,尽可能实现扭曲经济环境中的最优。在二十多年的改革中,我国经历了“拨改贷、乡镇企业的发展、价格双轨制、财政包干制、金融控制、国有企业上市和债转股”等一系列的渐进式改革。在渐进式改革中,某些计划经济制度、政治制度暂时是不变的,也就是说暂时无法改变这些客观存在的环境扭曲。在这样的扭曲环境下,顺从这些条件寻求经济资源的有效配置,因而,这种经济转轨的方式是一种典型的次优。
我国的次优式渐进改革到今天取得了一些成就,但也存在着不断积累的矛盾。目前,评价苏联休克式的最优改革与我国的渐进式次优改革,哪一种更好可能为时尚早。但从理论上讲,次优理论要求在系统中存在扭曲条件进行调节时,要全面对经济条件进行调整才能达到资源的最佳配置,而且全面调整中,其它各经济部门的调整程度要多大,无法确定。这样一来,次优式的渐进式改革造成的福利损失是巨大的。到目前为止,我国经济中存在的问题也正反映了这些成本损失的累积,而且迄今为止,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完善,存在的难题是在兼顾效率与公平的前提下,如何使政治体制改革与经济体制改革相配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