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设施与公用工程、绿化工程和其他工程在新建、扩建或者改建中相互妨碍时,有关单位应当按照()协商,达成协议后方可施工。
2023-02-11
更新时间:2023-02-12 02:35:14作者:百科知识库
摘要:以成都粘土为原料,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HDTMA)为改性剂制备有机改性土,并将其应用于垃圾渗滤液的预处理。采用单因素静态吸附实验,以粘土对垃圾渗滤液COD和氨氮的去除率作为考查指标,初步探究有机改性土预处理垃圾渗滤液的适宜条件;并对有机改性粘土及原土进行性能表征,初步分析其吸附机理。研究结果表明,有机土的处理效果明显优于原土,处理效果上比原土提高了1.6~2.3倍;有机土预处理垃圾渗滤液适宜条件为:投加量120 g/L、搅拌速度200 r/min、搅拌时间50 min、pH=7、静置时间为6 h。
垃圾渗滤液是指垃圾在堆积和填埋过程中由于长期发酵和经雨水的淋浴、冲刷以及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浸泡而滤出来的高浓度污水。目前,成都市日产垃圾量约5500t,人均约1kg/d,清运及处置垃圾量约为2800t/d,其中市区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在97%以上,生活垃圾的卫生填埋技术是垃圾无害化处理的主要方法之一。
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建设卫生填埋场,在当前和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约占全部处理量的70%的城市垃圾都将采用卫生填埋处理方式。垃圾填埋场在使用期直至报废以后都会产生大量的垃圾渗滤液。
另一方面,渗滤液的水质因填埋垃圾的种类、成分、填埋规模、填埋工艺、填埋时间以及季节的不同而异,但一般都属于高浓度悬浮物和高浓度有机物废水,成分复杂,水质及水量变化很大,处理难度极大,若处置不当可能会引起地表水、地下水、土壤等严重污染。
目前,垃圾渗滤液大多采用物化与生物方法联合处理工艺,但目前实际运行情况表明,迄今尚无十分完善成熟、能适应各种垃圾渗滤液的处理工艺。因此,目前对垃圾渗滤液进行适宜的预处理使之能适应不同处理工艺的运行研究,已引起国内外环境科学工作者的广泛关注,同时此类研究亦呈迫在眉睫之势。
成都粘土广泛分布较广,布展于成都断陷盆地东侧台地上,呈"地毯式"分布于不同的地貌单元上,总面积达数千平方公里。成都粘土是一种以伊利石、蒙脱石为主要矿物的粘土岩,粘土岩在矿物形成过程中常发生同晶替代作用,晶体结构层间存在过剩负电荷,能以静电吸附阳离子保持电中性,使其有许多优良特性,运用较为广泛。用粘土处理高浓度污水的运用也较为广泛,其优势体现在资源丰富,设备简单,原料价格低廉,去除多种污染物、同时可进行多种改性等特点。通过物理、化学等方法对粘土进行改性,可使其性能得到进一步的改善和提高。。
目前运用粘土以及改性粘土处理模拟废水的研究较多,有关多处理垃圾渗滤液方面的报道则较少,因此本实验采用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HDTMA)作为改性剂对成都粘土进行改性,制得有机化成都粘土,并用于垃圾渗滤液的预处理,研究有机改性成都粘土对垃圾渗滤液中COD和氨氮的去除效果及影响因素,为成都粘土在垃圾渗滤液预处理中的运用研究提供基础数据,以期为成都粘土在垃圾渗滤液处理中的运用拓宽思路。
1材料与方法
1.1实验材料
实验所用的成都粘土取自成都理工大学校内,取距地面20cm以下的浅表层土,取回后将其浸泡一周,然后浮选;将浮选出的土浆过200目筛,静置沉淀后除上清液后烘干,烘干后将其碾碎,再过200目筛,最后将过筛的粘土装入密封袋中备用。
详情请点击下载附件:有机改性成都粘土预处理垃圾渗滤液
演练过程中观察或识别出的,可能使应急准备工作不完善,从而导致在紧急事件发生时不能确保应急组织采取合理应对措施保护人员安全,应在规定的时间内予以纠正的是( )
某炼油厂原油泄漏应急预案演练中,发现泄漏的少量原油未能得到及时收集,直接排放到农田中。对此问题的处理,下列做法中,正确的是( )
应急演练可以检验应急预案的有效性,锻炼队伍,检查应急资源准备情况,理顺工作关系,完善应急机制,提高从业人员应对突发事件的自我生存保护能力和救助他人的能力。应急演练实施主要包括( )环节
应急演练实施阶段指从宣布初始事件起到演练结束的整个过程,主要演练初次通报、指挥与控制、通信、警报与紧急公告、资源管理、应急响应人员安全、公众保护措施等方面的应急功能。下列关于应急功能的演练实施要点中,
策划小组应在演练前分别召开控制人员、评价人员、演练人员的情况介绍会,确保所有演练参与人员了解相关的内容。其中,不涉及演练人员应知的内容是( )
演练前,策划小组应专门为评价人员提供培训机会。培训内容除包括演练目标、演练范围、评价准则、评价程序、评价方法及本次演练的评价计划外,还应包括演练评价、总结阶段评价人员与演练人员访谈工作的具体要求等相关
演练现场规则是指为确保演练安全而制定的对有关演练和演练控制、参与人员职责、实际紧急事件、法规符合性、演练结束程序等事项的规定或要求。下列关于演练现场规则的说法,错误的是( )
演练现场规则是指为确保演练安全而制定的,对有关演练和演练控制、参与人员职责、实际紧急事件、法规符合性、演练结束程序等事项的规定或要求。演练过程中所有消息或沟通的开头或结束语,使用的规范用语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