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设施与公用工程、绿化工程和其他工程在新建、扩建或者改建中相互妨碍时,有关单位应当按照()协商,达成协议后方可施工。
2023-02-11
更新时间:2023-02-12 02:35:06作者:百科知识库
摘要:采用铁炭微电解-Fenton联合工艺深度处理制药废水生化出水,探讨了初始pH、曝气量、反应时间等因素对微电解出水Fe2+和Fe3+变化规律、COD降解速率以及后续Fenton氧化效果的影响,为优化微电解-Fenton氧化联合工艺提出了微电解间歇加酸的理论。间歇加酸可提高微电解系统中COD降解速率和Fe2+含量,使后续Fenton氧化无需投加FeSO4•7H2O即可达到较好的COD去除效果。结果表明,当初始pH=2.5,曝气量为 0.6 m3/h,间歇加酸30 min/次,微电解反应2 h,出水投加1 mL/L的H2O2进行Fenton氧化2 h,COD总去除率可达81.33%;间歇加酸30 min/次可将微电解反应2 h出水Fe2+浓度从50 mg/L提高至151 mg/L,COD降解速率从10.6 mg COD/(L•h)提高至22.2 mg COD/(L•h)。
铁炭微电解-Fenton氧化联合技术,是在铁炭微电解反应后加入适量的H2O2,使微电解反应产生的Fe2+与H2O2形成Fenton试剂,Fe2+在酸性条件下催化H2O2分解产生.OH来进攻有机物分子,同时,铁离子参与络合反应,进一步对废水中有机物进行去除。
在微电解-Fenton氧化反应过程中,不同的反应条件和运行状况会导致Fe2+和Fe3+的含量发生变化,同时,一般常规微电解产生的Fe2+因极易被氧化故浓度不高,影响后续Fenton氧化效果。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发现多数文献研究的是铁炭微电解-Fenton多个因素对有机物去除的影响,如铁炭比,PH,Fe2+、-H2O2投加量,反应时间等,而对微电解过程中铁离子产生规律、COD降解速率以及PH过程控制的研究报道较为少见,而正是出水PH和铁离子浓度决定了后续Fenton氧化的效率。
为此,笔者通过实验研究微电解-Fenton工艺中不同反应条件对Fe2+和Fe3+的含量变化及COD降解速率的影响,并提出微电解反应间歇加酸的理论,以对PH值进行过程控制,从而保持有利于微电解彻底进行的酸性环境,并能产生可满足后续Fenton需要的Fe2+,同时经过多次实验总结得出微电解-Fenton氧化联合处理制药废水运行的最佳反应条件。
1实验部分
1.1实验水质及分析方法
实验所用废水为山东新时代药业有限公司综合制药废水经CASS工艺生化处理出水,污染物的种类繁多,成分复杂,出水B/C比值低,可再生化性极差,难降解有机物成分高,色度较高。。
1.2实验装置
实验装置为长方体容器,长*宽*高分别为60cm*20 cm *40 cm,总有效体积为43.8L,有机玻璃材质,玻璃厚度为0.6 cm,池体内垂直设2块挡板,底部相通,将池体均分为3个20cm*20 cm的反应区间,池底5cm处设支架,有不锈钢网格垫,其上铺设复合铁炭填料约为10l,每次可处理水量30l,底部采用鼓风曝气,通过转子流量计调节曝气量大小。
详情请点击下载附件:微电解-Fenton深度处理制药废水
应急演练实施阶段指从宣布初始事件起到演练结束的整个过程,主要演练初次通报、指挥与控制、通信、警报与紧急公告、资源管理、应急响应人员安全、公众保护措施等方面的应急功能。下列关于应急功能的演练实施要点中,
策划小组应在演练前分别召开控制人员、评价人员、演练人员的情况介绍会,确保所有演练参与人员了解相关的内容。其中,不涉及演练人员应知的内容是( )
演练前,策划小组应专门为评价人员提供培训机会。培训内容除包括演练目标、演练范围、评价准则、评价程序、评价方法及本次演练的评价计划外,还应包括演练评价、总结阶段评价人员与演练人员访谈工作的具体要求等相关
演练现场规则是指为确保演练安全而制定的对有关演练和演练控制、参与人员职责、实际紧急事件、法规符合性、演练结束程序等事项的规定或要求。下列关于演练现场规则的说法,错误的是( )
演练现场规则是指为确保演练安全而制定的,对有关演练和演练控制、参与人员职责、实际紧急事件、法规符合性、演练结束程序等事项的规定或要求。演练过程中所有消息或沟通的开头或结束语,使用的规范用语是( )
演练方案是对演练性质、规模、参演单位和人员、假想事故、情景事件及其顺序、气象条件、响应行动、评价标准和方法、时间尺度等制定的总体设计。以下不属于演练方案主要内容的是( )
演练方案是对演练性质、规模、参演单位和人员、假想事故、情景事件及其顺序、气象条件、响应行动、评价标准和方法、时间尺度等制定的总体设计。编写演练方案优先考虑的因素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