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手机版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十讲》第十六讲全文

更新时间:2023-02-04 21:08:27作者:百科知识库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十讲》第十六讲全文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十讲》第十六讲全文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十讲》第十六讲的题目是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分为一、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特有形式;二、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独特优势;三、推动发展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四、加强和完善党对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建设的领导四个部分。

实行人民民主,保证人民当家作主,要求在治国理政时在人民内部各方面进行广泛协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是人民民主的真谛。”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围绕推进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建设提出一系列重要思想,推出一系列重大举措,有力保证了人民在日常政治生活中享有广泛持续深入参与的权利。

一、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特有形式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人民内部各方面围绕改革发展稳定重大问题和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在决策之前和决策实施之中开展广泛协商,努力形成共识的重要民主形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协商民主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中独特的、独有的、独到的民主形式。”它源自中华民族长期形成的优秀传统政治文化,源自近代以后中国政治发展的现实进程,源自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长期实践,源自新中国成立后各党派、各团体、各民族、各阶层、各界人士在政治制度上的伟大实践,源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政治体制上的不断创新,具有深厚的文化基础、理论基础、实践基础、制度基础。协商民主适应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不同历史时期的实际需要,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伟大创造,是适合中国国情、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重要民主形式。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具有深厚的文化基础。我国协商民主根植于中国传统价值理念。中华民族长期以来形成了天下为公、兼容并蓄、求同存异等优秀政治文化传统,强调人与人之间要“忠恕仁和”,人与社会之间要“合群睦众”。民间社会也素有调解说和的风尚,协调协商在日常生活中发挥着排难解纷、止讼息争功能。这些优秀文化基因形成了协商民主的历史文化资源。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是维护人民根本利益的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是人民民主的重要形式,在人民内部开展广泛协商是实现人民民主的必然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是我们能够实行和发展协商民主的重要前提和基础。”协商民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理论的重要内容和鲜明特色,推进协商民主就是要找到人民群众意愿和要求的最大公约数。只有坚持有事多商量,遇事多商量,做事多商量,商量得越多越深入,才能真正维护好实现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保障实现人民当家作主。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具有坚实的实践基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协商民主深深嵌入了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全过程。”早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们党科学分析中国社会的性质、主要矛盾和特点,明确中国革命的领导力量、依靠力量和革命对象,联合一切可以联合的力量,大胆运用协商等形式建立广泛的统一战线。1949年9月21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正式确立。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协为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巩固新生人民政权、推动各项社会改革、促进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作出了历史性贡献。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不断创新发展,并被确立为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党的十八大翻开了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建设的新篇章,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推进协商民主建设作出全面部署,协商民主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在发展中不断完善。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具有稳固的制度基础。我国协商民主以根本政治制度和基本政治制度为支撑。人民政协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制度安排,是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重要渠道和专门协商机构,协商民主贯穿于人民政协开展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全过程。坚持根本政治制度和基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的重要保障,是协商民主得以蓬勃发展的重要保障。在坚持根本政治制度和基本政治制度基础上,协商民主的制度化建设也在稳步推进。近年来,中共中央印发《关于加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建设的意见》,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加强人民政协协商民主建设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强城乡社区协商的意见》、《关于加强政党协商的实施意见》等配套文件,这些文件的出台标志着我国协商民主制度体系基本建成。

二、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独特优势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保证和支持人民当家作主,通过依法选举、让人民的代表来参与国家生活和社会生活的管理是十分重要的,通过选举以外的制度和方式让人民参与国家生活和社会生活的管理也是十分重要的。人民只有投票的权利而没有广泛参与的权利,人民只有在投票时被唤醒、投票后就进入休眠期,这样的民主是形式主义的。与名为“一人一票”实为“少数人专政”的资本主义民主相比,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是切实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安排,具有不可比拟的优越性和强大生命力。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有利于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更好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毛泽东同志说过,“国家各方面的关系都要协商”,我们政府“可以叫它是个商量政府”。我国协商民主建设是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从渠道看,包含政党协商、人大协商、政府协商、政协协商、人民团体协商、基层协商以及社会组织协商等;从内容看,涵盖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的重大事项,法律法规的制定和修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决策,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各协商渠道自身建设的相关事务等;从层级看,包括从中央到基层各个层级。通过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吸纳各党派团体、社会各阶层各领域广泛参与协商,广泛接受批评和监督,充分反映各方面意见建议,可以广泛达成决策和工作的最大共识,确保广大人民群众的民主权利最大限度地得到实现,真正实现人民当家作主。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有利于促进科学民主决策,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在人民内部各方面广泛商量的过程,就是发扬民主、集思广益的过程,就是统一思想、凝聚共识的过程,就是科学决策、民主决策的过程,就是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过程。通过社会主义协商民主,能够吸纳社会公众特别是利益相关方参与决策,凝聚各方面的智慧,提高决策的针对性;能够吸收专家学者、智库机构进行决策咨询,提高决策的专业化水平;能够在决策过程中进行交流讨论,增强决策的公开性和透明度,更好地增进理解、凝聚共识;能够广泛畅通各种利益要求和诉求进入决策程序的渠道,广泛形成发现、改正失误和错误的机制。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有利于化解矛盾冲突,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民主不是装饰品,不是用来做摆设的,而是要用来解决人民要解决的问题的。”协商民主为社会各方面搭建了对话交流、恳谈沟通的平台。通过社会主义协商民主,能够更好地让群众表达诉求、理顺情绪,有效化解分歧、增进共识,形成顺民心、合民意的政策措施;能够让人们增进彼此理解,在关心自身利益的同时更多关切对方利益、理解公共利益、考虑长远利益;能够广泛形成人民群众参与各层次管理和治理的机制,有助于从源头上预防和化解可能产生的矛盾和风险,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有利于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巩固和扩大党的执政基础。协商民主是中国共产党的群众路线在政治领域的重要体现。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民群众是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重点,凡是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决策都要充分听取群众意见,通过各种方式,在各个层级、各个方面同群众进行协商。通过协商民主,可以广泛听取人民群众声音,充分吸收他们的意见建议,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忧群众之所忧,把提高执政能力深深扎根于人民的创造性实践之中。协商民主还有利于进一步改善党的领导方式和工作作风,通过平等交流对话,党员干部和群众能够拉近距离、改善关系、增进感情,引导人民群众更好地了解并认同党的方针政策,从而凝聚起全社会推进改革发展的智慧和力量。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有利于发挥我国政治制度优越性,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名非天造,必从其实。”实现民主的形式是丰富多样的,不能拘泥于刻板的模式,更不能说只有一种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评判标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是否享有民主权利,要看人民是否在选举时有投票的权利,也要看人民在日常政治生活中是否有持续参与的权利;要看人民有没有进行民主选举的权利,也要看人民有没有进行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权利。我国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既坚持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又发挥了各方面的积极作用;既坚持了人民主体地位,又贯彻了民主集中制的领导制度和组织原则;既坚持了人民民主的原则,又贯彻了团结和谐的要求,极大地丰富了民主的形式、拓展了民主的渠道、深化了民主的内涵,从而更好体现出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巨大优越性和强大生命力。

三、推动发展社会主义协商民主

协商就要真协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应该是实实在在的、而不是做样子的,应该是全方位的、而不是局限在某个方面的,应该是全国上上下下都要做的、而不是局限在某一级的。”必须构建程序合理、环节完整的社会主义协商民主体系,确保协商民主有制可依、有规可守、有章可循、有序可遵。

继续加强政党协商。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新时代多党合作舞台极为广阔,要用好政党协商这个民主形式和制度渠道,有事多商量、有事好商量、有事会商量,通过协商凝聚共识、凝聚智慧、凝聚力量。要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优势,坚持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加强中国共产党同民主党派的政治协商,搞好合作共事,巩固和发展和谐政党关系。继续探索政党协商形式,完善协商的会议形式,完善中共中央负责同志与民主党派中央负责同志约谈形式,完善中共中央与民主党派中央书面沟通协商形式。完善民主党派中央直接向中共中央提出建议制度,加强政党协商保障机制建设,支持民主党派加强协商能力建设。

积极开展人大协商。开展人大协商是推进人大制度完善发展、提升人大工作质量和水平的重要抓手。要深入推进立法工作中的协商,发挥好人大代表在协商民主中的作用,鼓励基层人大在履职过程中依法开展协商,探索协商形式,丰富协商内容,更好汇聚民智、听取民意,支持和保证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

扎实推进政府协商。要围绕有效推进科学民主依法决策加强政府协商,增强决策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推进政府职能转变,提高政府治理能力和水平。探索制定并公布协商事项目录。增强协商的广泛性针对性,涉及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重大公共利益或重大民生的,重视听取社会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吸纳社会公众特别是利益相关方参与协商;涉及特定群体利益的,加强与相关人民团体、社会组织以及群众代表的沟通协商。完善政府协商机制,做好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为各方面参与政府协商创造条件。

充分发挥人民政协优势和作用。目前,全国政协已形成以全体会议为龙头、以专题议政性常委会议和专题协商会为重点、以双周协商座谈会为常态的协商议政格局。加强人民政协协商民主建设,必须聚焦党和国家中心任务,坚持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重点推进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进一步拓展协商内容、丰富协商形式、规范协商程序、增加协商密度、提高协商成效。改进政协通过会议进行协商的形式,完善政协全体会议协商制度,适当增加专题议政性常委会议和专题协商会次数,完善协商座谈会制度,更加灵活、更为经常地开展专题协商、对口协商、界别协商、提案办理协商,探索网络议政、远程协商等新形式。加强人民政协制度建设,提高政协委员政治把握能力、调查研究能力、联系群众能力、合作共事能力。

认真做好人民团体协商。涉及人民利益的事情,要在人民内部商量好怎么办,不商量或者商量不够,要想把事情办成办好是很难的。建立完善人民团体参与各渠道协商的工作机制,对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特别是事关特定群体权益保障的,要加强与有关部门协商。健全人民团体直接联系群众工作机制,更好组织和代表所联系群众参与公共事务,有效反映群众意愿和利益诉求,发挥人民团体作为党和政府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作用。

稳步推进基层协商。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涉及人民群众利益的大量决策和工作,主要发生在基层,要按照协商于民、协商为民的要求,大力发展基层协商民主,重点在基层群众中开展协商。要完善基层组织联系群众制度,加强议事协商,做好上情下达、下情上传工作,保证人民依法管理好自己的事务。建立健全基层协商民主建设协调联动机制,围绕本地城乡规划、工程项目、征地拆迁以及群众反映强烈的民生问题等,组织有关方面开展协商,及时化解矛盾纠纷,更好解决人民群众的实际困难和问题,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探索开展社会组织协商。要坚持党的领导和政府依法管理,健全与相关社会组织联系的工作机制和渠道,引导社会组织有序开展协商,更好为社会服务。

“以天下之目视,则无不见也;以天下之耳听,则无不闻也;以天下之心虑,则无不知也。”面向未来,发展好各项事业,巩固国家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要切实落实推进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这一战略任务,进一步促进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海内外同胞关系和谐发展。

四、加强和完善党对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建设的领导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也是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健康有序发展的根本保证。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有利于将协商民主要求贯穿党和国家建设各领域各方面,凝聚最大共识,形成强大合力,有效防止议而不决、决而不行,确保协商有组织开展、有步骤实施、有计划进行,推动人民依法有效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

把握正确方向。发展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必须始终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绝不照搬西方政治模式。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坚决贯彻民主集中制,不能因为搞协商民主就削弱党的领导和权威、放弃党的领导责任。把协商民主纳入党委工作部署和议事日程,统一领导、统一规划、统一部署,确保各项协商活动有组织地开展、有步骤地实施、有计划地进行。各级领导干部带头实践协商民主,善于通过推进协商民主加强党的领导、改善党的领导。

健全抓落实机制。各级党委根据年度工作重点,在做好调查研究、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定年度协商计划,统筹安排协商活动,建立健全提案、会议、座谈、论证、听证、公示、评估、咨询、网络等多种协商方式,不断提高协商民主的科学性和实效性。要在党的领导下,以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和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为内容开展广泛协商,坚持协商于决策之前和决策之中。进一步完善协商成果采纳、落实和反馈机制,探索建立督查和考核机制,引导督促各级干部养成有事多协商、遇事多协商、做事多协商的良好习惯,自觉推进协商民主建设。

鼓励探索创新。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尊重群众首创精神,紧紧依靠人民推进协商民主,最大程度吸纳人民参与协商民主。支持各地结合实际,通过各种途径、各种渠道、各种方式进行广泛协商,不断积累和提炼实践经验,对其中一些已经成熟的好经验好做法要适时提升为制度规范。坚持问题导向,及时发现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不断深化规律性认识,加快构建科学完善的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理论体系。营造良好的氛围,倡导协商民主精神,培育协商民主文化,让大家乐于讲真话、讲实话、讲心里话,形成又有集中又有民主、又有纪律又有自由、又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

本文标签:党建题库  三十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