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手机版

疫情期间故意隐瞒行程构成犯罪吗?

更新时间:2023-08-08 07:46:20作者:

疫情期间故意隐瞒行程构成犯罪吗?

疫情期间故意隐瞒行程构成犯罪,会按照我们刑法当中的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来进行刑事处罚,这个罪名它是规定在我国刑法当中,114条和115条的,如果以危险的方法对于社会公众造成了危害,那么会被判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

一、疫情期间故意隐瞒行程构成犯罪吗?

疫情期间故意隐瞒行程构成犯罪,疫情期间刻意隐瞒真实行程会构成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法律依据】《刑法》第一百一十四条规定,放火、决水、爆炸以及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以其他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第一百一十五条规定,放火、决水、爆炸以及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以其他危险方法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二、相关法律规定

《关于依法惩治妨害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违法犯罪的意见》

准确适用法律,依法严惩妨害疫情防控的各类违法犯罪

(六)依法严惩造谣传谣犯罪。编造虚假的疫情信息,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或者明知是虚假疫情信息,故意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依照刑法第二百九十一条之一第二款的规定,以编造、故意传播虚假信息罪定罪处罚。

编造虚假信息,或者明知是编造的虚假信息,在信息网络上散布,或者组织、指使人员在信息网络上散布,起哄闹事,造成公共秩序严重混乱的,依照刑法第二百九十三条第一款第四项的规定,以寻衅滋事罪定罪处罚。

利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制造、传播谣言,煽动分裂国家、破坏国家统一,或者煽动颠覆国家政权、推翻制度的,依照刑法第一百零三条第二款、第一百零五条第二款的规定,以煽动分裂国家罪或者煽动颠覆国家政权罪定罪处罚。

网络服务提供者不履行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信息网络安全管理义务,经监管部门责令采取改正措施而拒不改正,致使虚假疫情信息或者其他违法信息大量传播的,依照刑法第二百八十六条之一的规定,以拒不履行信息网络安全管理义务罪定罪处罚。

对虚假疫情信息案件,要依法、精准、恰当处置。对恶意编造虚假疫情信息,制造社会恐慌,挑动社会情绪,扰乱公共秩序,特别是恶意攻击党和政府,借机煽动颠覆国家政权、推翻制度的,要依法严惩。对于因轻信而传播虚假信息,危害不大的,不以犯罪论处。

当代社会作为中国的公民是有权利和有义务为国家提供安全的,这就意味着每个公民都必须要保证,行为不能够危害其他人的权益,比如说在现在疫情高发期间就不能够存在隐瞒行动的状况,否则会造成非常严重的危害,也会构成犯罪。

本文标签:刑事犯罪辩护  刑事犯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