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手机版

一般对于疫情造谣怎么处理

更新时间:2023-08-08 07:44:34作者:

一般对于疫情造谣怎么处理

对疫情期间造谣的当事人通常情况下都是处5~10天左右的治安拘留,500元左右的罚款,可是,疫情爆发阶段大肆造谣,并且已经严重扰乱到了疫情防控工作,扰乱到了正常的社会生活秩序的当事人就涉嫌构成了故意传播虚假信息罪,是要被判刑的。

一、一般对于疫情造谣怎么处理?

在新型冠状病毒疫情防控期间故意造谣,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可以追究刑事责任,以编造、故意传播虚假信息罪定罪处罚。

根据《刑法修正案(九)》的规定,在刑法第二百九十一条之一中增加一款作为第二款:编造虚假的险情、疫情、灾情、警情,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或者明知是上述虚假信息,故意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治安管理处罚法》

第二十五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500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5日以下拘留或者500元以下罚款:

(一)散布谣言,谎报险情、疫情、警情或者以其他方法故意扰乱公共秩序的;

二、疫情期间争抢物资致人受伤怎么处罚?

情期间争抢物资致人受伤的处五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一千元以下罚款。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

第二十六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一千元以下罚款:

(一)结伙斗殴的;

(二)追逐、拦截他人的;

(三)强拿硬要或者任意损毁、占用公私财物的;

(四)其他寻衅滋事行为。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九十三条规定:有下列寻衅滋事行为之一,破坏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一)随意殴打他人,情节恶劣的;

(二)追逐、拦截、辱骂、恐吓他人,情节恶劣的;

(三)强拿硬要或者任意损毁、占用公私财物,情节严重的;

(四)在公共场所起哄闹事,造成公共场所秩序严重混乱的。

纠集他人多次实施前款行为,严重破坏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可以并处罚金。

在预防、控制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期间,强拿硬要或者任意损毁、占用公私财物情节严重,或者在公共场所起哄闹事,造成公共场所秩序严重混乱,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九十三条的规定,可以按照寻衅滋事罪定罪,依法从重处罚。

此次疫情的传播率确实非常的严重,但在国家当机立断采取了有效的防控措施之后,只要民众能够增强疫情防控的意识,自觉配合政府部门的防控工作,也没有必要因为疫情的爆发而人人自危,故意造谣的这种做法,对当事人来说根本就是损人不利己。

本文标签:刑事犯罪辩护  刑事犯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