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党政领导干部安全生产责任制管理规定》适用于()党委和政府领导班子成员。
2023-02-04
更新时间:2023-08-08 07:22:42作者:
犯罪分子变造居民身份证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对于情节严重的,或者利用伪造的证据从事违法犯罪活动的可以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具体情况下应当结合实际来进行合法的认定,避免法律适用错误。
一、犯罪分子变造居民身份证怎么判?
根据《刑法》第二百八十条第三款 伪造、变造、买卖居民身份证、护照、社会保障卡、驾驶证等依法可以用于证明身份的证件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居民身份证管理制度。身份,表明一种关系,即与其他人或组织之间的关系;居民身份,则表明其与国家、一定的地域和行政管辖范围存在的确定的联系,因而国家通过居民身份证制度来使这种关系形式化,从而公民在办理涉及政治、经济、社会生活等权益的事务时,居民身份证能起到证明身份的作用。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口的流动日益频繁而呈规模化的趋势,居民身份证制度的作用显得尤为重要,这是户籍制度所不能代替的。妨害居民身份证的行为,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国家对居民身份证的制造、使用、监督的正常管理活动。
二、犯罪事实认定
1、本罪与伪造、变造、买卖国家机关公文、证件、印章罪的界限
居民身份证是公安机关颁发给具有一定资格公民的证件,因而也属于国家机关的证件的一种,但立法者出于对居民身份证制度的有效管理,单列其为一罪,有利于惩治这类犯罪。二罪的区别表现为:
(1)二罪侵犯的直接客体不同,后罪侵犯的直接客体是国家机关的信誉和正常的管理活动;
(2)二罪的行为手段不同,后罪中除了包括伪造、变造以外,还有"买卖"。因而如果有买卖居民身份证,社会危害性严重应予以追究刑事责任的行为,应以后罪论处。
(3)二罪侵犯的对象不同,后罪侵犯的对象是国家机关的公文、证件、印章。
2、本罪与伪造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印章罪的界限
主要表现在:
(1)二罪侵犯的客体不同,后罪侵犯的客体是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的信誉和正常活动。
(2)二罪的行为手段不同,后罪行为手段仅限于伪造一种。
(3)二罪侵犯的对象不同,后罪侵犯的对象是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的印章。
以上就是犯罪分子变造或者伪造居民身份证的具体判罚情况,在司法实践中,对于相关情况的处理,应当严格对照法律依据来进行。特别是对于犯罪分子在变造身份证后还可以存在其它的严重犯罪事实,可以还需要数罪并罚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