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党政领导干部安全生产责任制管理规定》适用于()党委和政府领导班子成员。
2023-02-04
更新时间:2023-08-08 06:57:00作者:
小偷正在撬门不是犯罪预备,犯罪预备仅仅指的是小偷在进行正式的盗窃行为之前所准备的一些便利的条件,比如说蹲点看一下这家人有没有在家或者是准备一些窍门的工具等等,但是他已经在敲门了,就说明已经着手了犯罪是属于犯罪的实施,具体过程中。
一、小偷正在撬门是否是犯罪预备?
小偷正在撬门不是犯罪预备,入室盗窃撬门不管有没有成功都不属于犯罪预备,犯罪嫌疑人已经实施了犯罪行为,只是因为客观条件影响而没有成功,这种行为属于犯罪未遂。
二、犯罪预备
犯罪预备亦称预备犯。是为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行为。故意犯罪中介于犯罪决意与着手实行犯罪之间的一个阶段。行为人在此阶段上,主观方面具有犯罪的直接故意,即明知其预备行为是为侵害某种客体制造条件,并希望以此保证犯罪的既遂;客观方面表现为为实施犯罪而准备工具、制造条件,既可以是作为的形式,也可以是不作为的形式。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三条的规定,犯罪未遂是指犯罪分子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
犯罪预备行为是为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行为,犯罪预备形态则是犯罪行为由于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而停留在预备阶段的停止形态。我国刑法理论一般认为,行为符合犯罪构成是追究行为人刑事责任的根据,犯罪预备行为也有其犯罪构成,它是一种具备修正的构成要件的犯罪未完成形态。这是追究犯罪预备行为的刑事责任的法理根据。犯罪预备行为虽然尚未直接侵害犯罪客体,但已经使犯罪客体面临即将实现的现实危险,因而同样具有社会危害性。因此,犯罪预备行为同样具有可罚性。我国刑法第22条第2款认可了这一学说,规定对于预备犯应当追究刑事责任。同时考虑到犯罪预备行为毕竟尚未着手实行犯罪,还没有实际造成社会危害,刑法又规定,对于预备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日常生活当中有一些小偷会进入到家里来盗窃一些值钱的财物,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必须要对于小区做好一定的保护措施,而住户自己的话也应当谨慎的,小心防止有人踩点盗窃,当然了,很多的小偷是非常有经验的,所以在此之前会进行一个预备的工作已经进行扒窃的,就不属于犯罪预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