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党政领导干部安全生产责任制管理规定》适用于()党委和政府领导班子成员。
2023-02-04
更新时间:2023-08-08 05:44:29作者:
有组织犯罪活动的特征主要是犯罪活动都充满了暴力性,犯罪组织具有一定的严密性,每一次的犯罪活动都具有鲜明的目的,关键是这些有组织的犯罪很容易和行政官员相互勾结。本罪的侦查难点主要体现在犯罪嫌疑人的反侦察能力特别强,很多成员畏于压力也都不敢招供。
一、有组织犯罪特征及侦查难点有哪些?
(一)有组织犯罪特征
1、结构的准社会性和组织的严密性。黑社会组织是一个同主流社会相对抗的非法的地下社会,其组织结构是一个多层次的体系,具有严格的等级性;其组成成员聚集了价值观念扭曲和行为不轨的众多人,内部有着细致的分工,纪律森严,处罚残酷;对于成员的进入和退出都有着严格的标准;且其一般都建立权力机制,基本是按照社会的管理方式,指挥其成员进行违法犯罪活动。
2、系统呈开放性特征,与外界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黑社会犯罪组织通过其开放性的系统及时了解外界的非法需求信息,及时的作出反映,根据这些非法需求及时的提供非法的物品、服务,同时依据情况的变化及时变更其提供物品、服务的方式、数量、质量,从而使其处于平衡、有序的状态。
3、具有较强的目的性,其所有的行动都为其目的服务。黑社会组织成立都存在主要的犯罪目的,是牟取不法经济利益。牟取非法的经济利益主要有三种方式:第一,非法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比如贩毒,控制卖淫等;第二,利用赚取的赃款向合法行业渗透,以非法手段进行经营;第三,实施抢劫等活动。基于政治目的,通过寻求权力、寻求与政治结盟的方式对政治和社会施加影响,但也需要一定的经济实力作支撑。至于出于政治目的的黑社会组织也不乏存在,他们出于对现行政府的敌意或者企图推翻现行政府。
4、行为暴力性。黑社会组织基本犯罪手段具有严重的暴力性,其犯罪的基本手段是施行暴力、恐怖活动。
5、政治腐蚀性。黑社会犯罪组织一般通过拉拢腐蚀政府官员,甚至直接发展政府官员成为黑社会组织成员来寻求“合法”保护伞,并通过此寻求权力、寻求与政治结盟。
(二)侦查难点
1、黑社会性质组织的组织者、领导者大多都有违法犯罪经历,有一定的反讯问经验。
2、黑社会性质组织有严密的组织规范,群体压力大,组织成员出于畏惧不敢供述。黑社会性质组织都有其所谓的组织规范,包括管理规范和惩罚规范,规定对于出卖、损害组织利益者和背叛者处以挖眼、割舌、断手、切指等酷刑,甚至处死。他们要求组织成员“不与警方合作”,“不许报警”,“照顾被抓兄弟的家属”等。这些组织规范一方面是为了保证犯罪目的的实现,另一方面也是为了防止因个别人的自首、坦白给组织带来风险。严酷的纪律和组织规范以及等级分明的制度形成一种群体压力,组织成员迫于压力不敢轻易违反组织规范,再加上组织者、领导者的暴力压服,使他们对偏离群体的行为感到恐惧,其结果就是培养了组织成员的服从意识。面对讯问,组织成员大多包袱重、压力大、顾虑重重,不敢供述。
3、反社会意识强,抵触心理突出。由于组织成员大多有前科,有的还是“几进宫”,特别是组织者、领导者犯罪心理定型化,反社会意识突出,对抗讯问意志坚定,很少有悔罪,尤其在讯问初期,常常表现为要么嚣张,公开抵赖,要么消极沉默,一问三不知。他们不像初犯那样紧张、恐惧,为了逃避罪责会以各种方法与侦查人员较量。
4、亚文化特征突出,形成了所谓黑道价值观、黑道文化。
犯罪亚文化是黑社会组织的精神支柱,对黑社会组织有着深刻的影响,黑社会的形成本身就是其共同价值观的体现。有的黑社会组织有统一的黑西服着装、代号,每个组织成员还有固定的“外号”,有的黑社会组织有特定的黑话、暗语等。黑社会性质组织的黑道文化不利于讯问目的的实现,一方面表现为黑社会组织成员之间的认同感,具有标签效应,在讯问中他们信奉沉默、信任、忠诚,信奉哥们义气,不愿意配合警方;另一方面,对黑社会性质组织成员说服教育的难度大,因为黑社会组织的形成本身就是其共同的价值观、道德标准、兴趣和利益的融合,已经形成他们自己的信念体系,要改变这一点需要作深入细致的工作。
有组织的犯罪其实主要就是指黑社会性质的犯罪,扫黑除恶现在已经成为了我国司法部门最主要的工作任务之一,但是,黑社会性质的组织肯定很难在短时间之内彻底清除的。大多数的黑社会性质的团体犯罪活动当中,犯罪嫌疑人基本上都是亡命徒,侦查难度是很大的。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