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手机版

未成年犯罪的罪与罚处理原则有哪些?

更新时间:2023-08-08 04:23:47作者:

未成年犯罪的罪与罚处理原则有哪些?

未成年犯罪的罪与罚处理原则有从宽处理、不能使用死刑、分案处理及教育感化相结合等。对未成年人案件与成年人案件实行诉讼程序分离、分别关押、分别执行。另外,未成年人不论犯何罪均不应判处死刑。这是刚性要求,不允许有任何例外。

一、未成年犯罪的罪与罚处理原则有哪些?

1、从宽处理的原则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七条第三款:“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的规定,对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必须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2、不适用死刑的原则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49条:“犯罪的时候不满18周岁的人和审判时怀孕的妇女,不适用死刑”的规定,未成年人不论犯何罪均不应判处死刑。这是刚性要求,不允许有任何例外。

3、教育、感化和挽救的原则

我国未成人保护法第38条规定:“对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实行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坚持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

4、分案处理的原则

分案处理是指对未成年人案件与成年人案件实行诉讼程序分离、分别关押、分别执行。诉讼程序分离是指未成人与成年人共同犯罪或有牵连的案件,只要不妨碍诉讼,要分案处理。

5、保障未成年人依法享有的诉讼权利的原则

未成年人在刑事诉讼过程中,除保障其享有刑事诉讼法所规定的作为任何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所享有的诉讼权利以外,还要注意认真落实其作为未成年人所享有的一些特别权利。

二、未成年人犯罪刑事责任年龄是多大?

未成年人犯罪是指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人实施了犯罪行为。未满14周岁的人实施法律规定的犯罪行为不认为是犯罪,不承担刑事责任。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只有实施了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的行为,才构成犯罪,需要承担刑事责任。如果未成年人在14岁以前和14至16岁期间都实施了上述行为,那么只对14至16岁期间的行为承担刑事责任,14岁以前的行为不是犯罪,不能一并作为犯罪追究其刑事责任。已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实施了法律规定的犯罪行为,都构成犯罪,需要承担刑事责任。

综上所述,对未成年人犯罪案件的处理和普通刑事案件不同,法院应该本着一定原则处理,在罪与罚的处理上,要对未成年人犯罪分子从轻处罚,即使其犯罪情节十分严重,也不能判处死刑。另外,法院审理未成年人犯罪要充分保障其诉讼权利,可以指派律师提供法律援助。


本文标签:刑事犯罪辩护  刑事犯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