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党政领导干部安全生产责任制管理规定》适用于()党委和政府领导班子成员。
2023-02-04
更新时间:2023-08-08 03:07:27作者:
行政违法是行政责任的前提,如果行为主体的行为尚未构成行政违法,行政责任就没法产生。这就是说,并非行政法律关系主体的所有行为都产生行政责任,只有有行政违法存在时行政责任才会产生。行为主体不具有法定的责任能力,即使其行为构成了行政违法,也不被追究或者承担行政责任。
行政责任简单来讲就是经济法主体违反经济法律法规,它是一种法律责任而不是道德责任。行政责任一般为国家工作人员,一旦承担了行政责任,将会面临精神罚、财产罚、身份罚的处理。那么,行政责任的构成要件包括什么?
行政责任是指犯有一般违法行为的单位或个人,依照社律法规的规定应承担的法律责任。行政责任主要有行政处罚和行政处分两种方式。行政处罚是指行政机关或其他行政主体依法定职权和程序对违反行政法规尚未构成犯罪的行政管理相对人给于行政制裁的具体行政行为。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财政部门可依法对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行为的单位和个人作出行政处罚。
行政责任的构成要件包括:
①存在违反行政法律义务的行为,这是行政责任产生的前提。
②存在承担责任的法律依据。
③主观过错的要件性问题。行政领域的违法行为,只要认定下来,就不再过问行为人的主观因素,即可视为主观有过错,这是行政法的一个特点。
行政主体及公务员行政责任的构成要件:
①违法行政或者不当行政,是行政责任产生的前提条件。
②行政责任主体是行政主体及其公务员。
③只有发生在行政公务行为中的行为才能引起行政责任。
④行政责任的追究须为行政法律规范所确认。
⑤行政责任的成立,并不以损害的存在和主观上的故意或者过失为普遍要件。
相对人的行政责任的构成要件:
无论是公民、法人,还是国家机关,作为行政相对人,只要不依法行使权利或者不依法履行义务,违反行政法律规范,即构成行政违法。
总而言之,行政行为带来的叫做行政责任,行政行为是指行政机关的行为,用通俗的话来讲,各种政府机关做的事情也叫行政行为,普通人想做点什么行政行为都做不到,所以承担各种行政责任的基本都是各种政府机关。如果您想更多的了解行政责任的相关事项,请您咨询专业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