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党政领导干部安全生产责任制管理规定》适用于()党委和政府领导班子成员。
2023-02-04
更新时间:2023-08-08 03:02:35作者:
在我们国家犯罪的四个构成要件,指的就是犯罪的主体,未满14周岁,不负刑事责任,无刑事责任能力;主观方面;客观方面;客体。
在我们的现实生活当中,无论是电视上还是说,在法庭上都可以看到有一些人触犯了我们国家刑事法律,所以受到了非常严厉的处罚,当然刑事法律的触犯,他肯定会有一个犯罪行为的,这个犯罪行为实际上是有构成要件的,很多人想知道,犯罪的四个构成要件是怎么样的?
一、刑事犯罪主体
刑事责任年龄:
1、未满14周岁,不负刑事责任,无刑事责任能力。
2、已满14周岁未满16周岁,对八种犯罪行为(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应负刑事责任。
相对负刑事责任年龄量刑:
①当从轻或减轻处罚;
②不适用死刑(包括死缓)。
3、已满16周岁:应当负刑事责任完全负刑事责任年龄阶段(“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刑事责任能力:
1、间歇性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时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2、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
①负刑事责任;
②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
3、又聋又哑的人或者盲人:
①当负刑事责任;
②可以从轻或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4、醉酒的人:应当负刑事责任。
二、刑事犯罪主观方面
犯罪故意:
1、直接故意:明知危害结果必然或可能发生,即希望危害结果发生。
2、间接故意:明知危害结果可能发生,即放任危害结果发生。
犯罪过失:
1、疏忽大意的过失,即应当认识到,但没有认识到危害结果可能发生,危害结果的最终发生违背其意志。
2、过于自信的过失:认识到危害结果可能发生,但轻信能够避免,即危害结果的最终发生违背其意志。
3、不可抗力:认识到危害结果可能发生,但不可能排除或防止结果的发生,危害结果的最终发生违背其意志。
4、意外事件:没有认识到,也不能够、不应当认识到危害结果的发生,危害结果的最终发生违背其意志。
刑事犯罪客体
指为刑事法律所保护而被犯罪行为所侵害的社会关系。
刑事犯罪客观方面
“作为”即积极的行为,是指以积极的身体举动实施刑法所禁止的行为。
“不作为”行为构成不作为犯必须以行为人负有特定义务为前提,并且:
法律明文规定的义务。这种义务一般指由宪法、法律和其他法规所规定并为刑法所认可的义务,任何符合法律规定条件的人都必须履行这种义务;
职务或业务上要求承担的义务;
先行行为引起的义务;
基于法律行为承担的义务。
在我们国家犯罪的四个构成要件,指的就是犯罪的主体,主观方面,客观方面,客体其中刑事犯罪的主体必须要年满14周岁,如果是不满14周岁的,那么将不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还有就是犯罪的客观方面,它是包括作为和不作为。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