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党政领导干部安全生产责任制管理规定》适用于()党委和政府领导班子成员。
2023-02-04
更新时间:2023-08-08 02:20:47作者:
在我国将认罪从宽上升为法定从宽情节,既有法律基础,更有现实的必要性。只要认罪就可以获得从宽处罚,能够真正贯彻我国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体现认罪作为量刑情节在刑事诉讼中的价值,让自愿认罪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坦白从宽”的期待得以实现,激励更多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选择自愿认罪。
在许多轻微和对社会人民没有构成危害的案件中,犯罪嫌疑人能够主动地意识到自己犯罪危害,主动的承认自己的错误。这对以后其改造也有好处。那小编就我国法律关于认罪认罚书的写法体现了什么样的法律制度问题为大家作详细的解答,看看我国在法律的进程中有着哪些改变。其他国家又有哪些相关的表现。
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刑事司法改革提出的要求之一是,“完善刑事诉讼中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为贯彻这一要求,2014年6月,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通过了《关于授权在部分地区开展刑事案件速裁程序试点工作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为这一重要的司法改革提供合法性依据。由于刑事案件速裁程序中既省略了普通程序中最重要的法庭调查与法庭辩论阶段,又给予了被告人幅度明显的从宽处罚,使得刑事案件速裁程序的正当性成为值得关注的问题。2016年1月的中央政法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将会同政法各单位,在借鉴诉辩交易等制度合理元素基础上,抓紧研究提出认罪认罚从宽制度试点方案,经全国人大常委会授权后,选择有条件的地方开展试点。但是,毕竟美国的辩诉交易制度本身也是一直被争议的制度,当下人们对于刑事案件速裁程序正当性的疑虑亦不无道理,因而对这一问题仍有讨论的必要。鉴此,本文将在研究认罪认罚案件诉讼程序改革决策出台的背景下,分析认罪认罚案件速裁程序的正当性,探讨速裁程序正当性的保障机制问题,探索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路径。
认罪认罚案件诉讼程序改革的必要性
因犯罪不断增加,司法资源有限,许多国家和地区的刑事司法机关都在经历着巨量刑事案件的压力。通过程序分流与程序改革应对刑事案件持续增长,缓解处理刑事案件的压力,如美国的辩诉交易、德国的处罚令程序、我国台湾地区的认罪协商程序等。
美国早在19世纪初就开始了辩诉交易的实践。美国在面临高犯罪率、刑事积案加剧的现实以及审判程序繁琐且耗费巨大的压力之下,为了提高诉讼效率,解决司法投入有限性的矛盾,探索出了一项不同于法庭普通审判程序的诉讼制度,这一制度被概括为辩诉交易或者诉辩交易。1989年,美国联邦法院有86%的刑事案件都未经普通程序审判,而是经由辩诉交易程序判处,91%的州刑事案件亦经由辩诉交易判处。辩诉交易对于缓解法院负荷之重要性,美国最高法院首席大法官Burger说,如果辩诉交易的案件减少10%,则法院需增两倍的人力及设备才足以应付。目前,辩诉交易已经从英美法系向大陆法系传播,德国、意大利也都结合本国实际构建了具有辩诉交易特征,又有自身特点的诉讼程序。
德国的处罚令程序是一种对轻微案件适用的书面审理程序,法官根据检察官的书面申请进行案件审查,并据此对被告人处以罚金等轻微刑罚而不进行正式的直接、言词式审理。类似的做法在德国、意大利称为“处罚令程序”,在日本称为“简易命令程序”,但内容基本一致,各国法律都将这种简易程序限定适用于轻微刑事案件。
我国提出认罪认罚从宽案件速裁程序的改革决策,具有与域外类似的背景和原因。当前,中国社会正处于转型变革时期,传统的社会控制方式相对失效,犯罪率正处于持续上升的状态。刑事案件特别是轻微刑事案件的持续高发,使得案多人少的矛盾日益突出。随着醉驾、扒窃等入刑,入罪门槛降低,轻微刑事案件数量大幅增加。此外,劳动教养制度废止之后,其中一部分原属于劳动教养的案件作为刑事案件处理,又使轻微犯罪案件的数量进一步增加。如对于多次抢夺,但每一次抢夺数额都达不到定罪标准的,以前可以违反治安管理屡教不改予以劳动教养。在劳动教养废止后,《刑法修正案(九)》将多次抢夺的行为规定为犯罪,亦将进一步增加轻微刑事案件的问题。2013年,也就是速裁程序试点的前一年,全国法院生效判决刑事案件约105万件,其中,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单处罚金的案件合计约57.7万件,一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单处罚金的案件约占刑事案件总量的38%。一方面,在法院、检察院、公安机关办案力量有限增加的情况下,大量的轻微刑事案件对刑事司法机关构成巨大压力;另一方面,2012年刑事诉讼法修改后,刑事诉讼程序更加严格规范,诉讼程序正当性要求的提高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公正与效率的矛盾,案多人少的矛盾更加突出。当下中国刑事司法面临的任务和困难,迫使我们为缓解司法资源紧张的矛盾,平衡公正与效率的价值冲突,实现司法资源优化配置,寻求改革突破点。同时,域外辩诉交易制度的合理元素与成功实践也给我们的改革提供了有益的启示。正是在这种背景之下,要求完善认罪认罚案件从宽制度并进行相应的改革,全国人大常委会果断决策进行司法领域的“试验性立法”,授权部分地区进行轻微刑事案件速裁程序试点。按照部署,2016年将在轻微刑事案件速裁程序试点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开展认罪认罚从宽制度试点工作。轻微刑事案件改革试点决策的出台背景,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刑事速裁程序的正当性。
我们可以看出我国是在处理轻微刑事案件中才试用其相关规定,也是社会的司法案件增多,我国法制住行的压力下。体现了我国的法治的人性化和合理化,也产考了国外的相同经验才顺势而生的一种处理案件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