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手机版

丢失枪支不报的要怎么认定才好

更新时间:2023-08-07 23:45:50作者:

丢失枪支不报的要怎么认定才好

1、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公共安全和国家对枪支的管理制度。。2、客观要件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丢失枪支后不及时报告,并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3、主体要件本罪主体为特殊主体,即依法配备公务用枪的人员。。4、主观要件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

在中国,枪支是依法配备给公务人员的,丢失的需要及时报告,不报告的,很可能构成丢失枪支不报罪,究竟丢失枪支的行为是否会构成犯罪,那就需要做出相应的认定。司法实务中,丢失枪支不报的要怎么认定才好呢?请跟随读法小编一起在下文中进行了解吧。

一、丢失枪支不报的要怎么认定

1、到本罪的构成要件中,“严重后果”属于客观的超过要素,在主观方面并不需要对其有希望或者放任的意志因素,它只是决定丢失枪支不及时报告行为是否达到应受刑罚惩罚程度的一个客观要素。因此,将本罪认定为故意犯罪时,故意的意志因素并不指向作为客观的超过要素的“严重后果”。可见,将丢失枪支不报罪认定为故意犯罪并不违反刑法关于认定罪过的基本规则。

2、虽然本罪是故意犯罪,但本罪主观方面的意志因素并不是对作为客观的超过要素的“严重后果”的希望或者放任态度,而是对“枪支失控状态”的希望或者放任态度,因此,行为人的主观恶性大大降低。这样,虽然本罪是故意犯罪,但是配置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的法定刑亦符合罪刑相适应的基本原则。

3、认定本罪的罪过形式是故意符合本罪认定的实际情况。在司法实践中,很难想象对丢失枪支不及时报告的行为直接追究刑事责任。而当发生“严重后果”时,司法机关也很难考证行为人对“严重后果”的心理态度,因此,实际的情况是只要发生了“严重后果”,不管行为人的心理态度是希望、放任,还是轻信能够避免,都认定为丢失枪支不报罪。因此,将“严重后果”作为客观的超过要素,进而将本罪认定为故意犯罪,符合司法实践中认定本罪的实际情况。

二、哪些行为会犯丢失枪支不报罪

1、客体要件

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公共安全和国家对枪支的管理制度。枪支县有较大的杀伤力,一旦丢失,对社会即构成严重的威胁。丢失枪支不报,是严重违反法律规定、不履行法定义务的行为。近年来,持枪犯罪案件不断增多,究其原因,其中之一就是依法配备公务用枪的单位和人员疏于枪支管理,屡屡发生枪支被盗、被抢或丢失的事件,从而使枪支流做社会,为犯罪分子所获取、利用。对公共安全形成潜在的严重威胁。

2、客观要件

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丢失枪支后不及时报告,并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这里的丢失,既包括因行为人保管不善而遗失,也包括枪支被盗、被抢、被骗或其他丧失对枪支控制的情况。

3、主体要件

本罪主体为特殊主体,即依法配备公务用枪的人员。可以配备公务用枪的有:

(1)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监狱、劳动教养机关的人民警察,人民法院的司法警察,人民检察院的司法警察和担负案件侦查任务的检察人员,海关的缉私人员。

(2)国家重要的军工、金融、仓储、科研等单位的专职守护、押运人员在行守护押运任务时确有必要使用枪支的。

4、主观要件

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即明知枪支丢失但不及时报如果不知道枪支丢失而没有报告的,不构成本罪。行为人对于枪的丢失,可能是出于过失,但不及时报告,却是出于故意。

枪支是管制用具,要小心保管,一旦丢失,需要及时报告。不报告或者没有及时报告的,可能构成丢失枪支不报罪。具体丢失枪支不报的要怎么认定,读法小编已经在上文中做出了介绍。一般构成此罪的都是特殊主体,即依法配备公务用枪的人员,普通人由于不具有持枪资格,因此也就不会触犯此罪。



本文标签:刑事犯罪辩护  刑事犯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