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手机版

关于使用假币构不构成犯罪

更新时间:2023-08-07 19:16:20作者:

关于使用假币构不构成犯罪

对于使用假币的行为,根据我国有关司法解释中的规定,如果假币的面额超过了4000元的,那么可以认定构成使用假币罪。如果没有达到规定的立案标准,那么可以按照一般违法行为进行处理,给予行为人治安管理处罚。因此,使用假币是否构成犯罪,要看是否达到了法定的立案标准要求。

一、使用假币构不构成犯罪

使用假币数额达法律规定的“数额较大”及以上,并且是明知是假币而是用,才构成犯罪,否则就只是一般的违法行为。根据法律规定,使用假币罪的“数额较大”指假币总面额达四千元以上不满五万元。

相关法条: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伪造货币等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五条 明知是假币而持有、使用,总面额在四千元以上不满五万元的,属于“数额较大”;总面额在五万元以上不满二十万元的,属于“数额巨大”;总面额在二十万元以上的,属于“数额特别巨大”,依照刑法第一百七十二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二、对于伪造货币后而持有,使用假币的行为应如何认定?

这里涉及伪造者与持有者,伪造者与使用者的相互关系问题,分而论之是一种可行的办法,也是伪造行为的自然延伸。在伪造后而持有假币场合,持有就失去独立的意义,并成为伪造货币罪这个有机整体的组成部分。对于伪造行为后而使用假币的认定,则有不同的意见。在以往的审判实践中,有的认为已经构成数罪,即伪造货币罪和诈骗罪(当时没有规定使用假币罪),主张实行两罪并罚;有的虽然也认为构成数罪,但坚持按牵连犯处理。我们认为,使用不同于持有,它不是伪造行为引起的,因此,对使用假币的行为进行单独评价是必要的。至于如何处理,我们倾向后一种意见。因为伪造货币是为了使用,存在着原因行为和结果行为的牵连关系。在这种情况下,从一重罪论处是适当的。

对于使用假币的行为,不见得就一定构成犯罪,即《刑法》第172条中规定的使用假币罪,关键还是要看是否达到了规定的立案标准。在没有达到的情况下,不能认定行为人构成犯罪,但此时也逃脱不了治安管理方面的处罚,这点需要特别注意。就算不能成立犯罪,也不会轻易的免于处罚。

本文标签:经济犯罪辩护  刑法罪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