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手机版

根据我国法律的规定缓刑如何判?

更新时间:2023-08-07 13:53:03作者:

根据我国法律的规定缓刑如何判?

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宣告缓刑,对其中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怀孕的妇女和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应当宣告缓刑:1、犯罪情节较轻。2、有悔罪表现。3、没有再犯罪的危险。4、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

在我们日常生活当中,很多犯罪嫌疑人被,公安机关抓获之后,进而提起公诉,法院审理完毕之后,实际上并没有执行相应的刑法,因此大家都是比较困惑,为什么,判了刑,但是却没有执行,实际上就是缓刑,那么,根据我国法律的规定缓刑如何判?

一、根据我国法律的规定缓刑如何判?

缓刑是对我们国家犯罪行为进行一定时间的考察期限,它并不是一种判刑的规定,所以是不存在着如何判的问题的,当然他是有适用的条件的,

判处拘役的缓刑考验期限为原判刑期以上1年以下,但是不能少于2个月。判处有期徒刑的缓刑考验期限为原判刑期以上5年以下,但是不能少于1年。

缓刑的适用范围

缓刑的适用对象是被判处拘役、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

根据犯罪分子的犯罪情节和悔罪表现,适用缓刑确实不致再危害社会的。

累犯不适用于缓刑。

二、缓刑的考验期限

判处拘役的缓刑考验期限为原判刑期以上1年以下,但是不能少于2个月。

判处有期徒刑的缓刑考验期限为原判刑期以上5年以下,但是不能少于1年。

缓刑考验期限,从判决确定之日起计算,即判发生法律效力之日起开始计算,先期羁押的,不折抵刑期。

司法实践中缓刑的适用

(一)针对轻罪,有可能判处3年以下刑罚的犯罪;

(二)暴力犯罪,比如杀人、重伤、抢劫、强奸等暴力犯罪一般不适用缓刑,另外,在涉黑案件中适用缓刑也很谨慎;

(三)累犯,绝对不适用缓刑;

(四)有悔罪表现,包括自首、立功、全部退赃、积极赔偿被害人损失、交纳罚金等,都可能成为缓刑考虑的情节。

考验期,是指法律规定的对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社会上对其进行考察的期限。

判决确定之日是指判决发生法律效力之日。如果提出上诉或者抗诉后,经二审维持原判的,则应从二审判决确定之日起计算。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需要在缓刑考验期限内进行考察,判决前先行羁押的日期,不予折抵缓刑考验期。如果一审宣判后,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仍在押的,可先作出变更强制措施的决定,改为监视居住或者取保候审,待判决生效后再依法交付考察。判决确定之日是指判决发生法律效力之日。如果提出上诉或者抗诉后,经二审维持原判的,则应从二审判决确定之日起计算。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需要在缓刑考验期限内进行考察,判决前先行羁押的日期,不予折抵缓刑考验期。如果一审宣判后,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仍在押的,可先作出变更强制措施的决定,改为监视居住或者取保候审,待判决生效后再依法交付考察。

小编在这里告诉大家,根据法律的规定,缓刑就是规定一定的考察期,在考察期满之后,那么原来的刑罚就不再执行了,所以缓刑他,这种制度并不是进行判刑的制度,而是判完刑之后所存在的。


延伸阅读:

本文标签:刑事处罚辩护  刑罚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