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党政领导干部安全生产责任制管理规定》适用于()党委和政府领导班子成员。
2023-02-04
更新时间:2023-08-07 07:51:37作者:
非法出租、出借枪支罪的犯罪分子一般会被法院判处承担七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刑罚,任何不可以依法配备枪支的人,都是不得持有枪支的,合法持有者也不得将自己的枪支出租(借)给他人,否则出租(借)者、承租方等相关当事人都有可能会受到刑事处罚。
一、刑事非法出租、出借枪支罪怎么量刑处罚?
刑事非法出租、出借枪支罪量刑处罚规定具体如下: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二十八条 违反枪支管理规定,非法持有、私藏枪支、弹药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依法配备公务用枪的人员,非法出租、出借枪支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依法配置枪支的人员,非法出租、出借枪支,造成严重后果的,依照第一款的规定处罚。
单位犯第二款、第三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第一款的规定处罚。
二、非法出租、出借枪支罪的认定
(一)罪与非罪
区分罪与非罪的界限,应注意:依法配备公务用枪的人员,只要实施了非法出租、出借枪支的行为,就构成本罪;而依法配置枪支的人员,只是实施了非法出租、出借枪支的行为,尚不构成犯罪,只有因此造成了严重后果才构成本罪。具体认定中,主要应当注意如下几点:
1、从主体上区分。构成本罪的主体只能是依法配备公务用枪和依法配置民用枪支的个人和单位,非依法配备、配置枪的单位和个人非法出租、出借枪支的,不构成本罪。
2、从主观方面区分。构成本罪必须是故意所为,如果是过失所为,则不构成本罪。
3、情节上区分。如将枪支出租、出借给不法分子则属于情节严重,如将民用枪支出租、出借他人临时使用并未造成严重后果的,一般不应以犯罪论处。
4、从枪支的种类上区分。一般来说,出租、出公务用枪的行为危害较大,而出租、出借民用枪支的行为危害较小,对前者一般应以犯罪论处,对后者只要没有造成严重后果的,不宜以犯罪论处。
(二)非法出租、出借枪支罪此罪与彼罪
1、本罪与非法制造、买卖、运输、邮寄、储存枪支、弹药、爆炸物罪的界限
二者的主要区分在于:
(1)客观方面表现不同。前者表现为行为人非法将配备配置的枪支租借给他人一定时间内暂时使用;后者则是非法出售枪支给他人。前者表现为租或者借;后者表现为出卖。
(2)主体不同。前者是特殊主体;后者是一般主体。
2、本罪与他罪的界限。如果行为人在出租、出借枪支时,明知租用人、借用人将使用租用、借用的枪支进行犯罪活动而仍出租出借的,对行为人则以租用人、借用人使用租用、借用的枪支所实施的犯罪的共犯追究刑事责任,而不能以非法出租、出借枪支罪处罚。
枪支大致可以被划分为公务用枪、民用枪两大类,对于前者来说,只要出租(借)枪支的行为存在,那么出租(借)的行为就已经构成了刑事犯罪。若是出租(借)的是民用枪,只有是发生了重大安全事故时,出租(借)者才有可能会受到刑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