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党政领导干部安全生产责任制管理规定》适用于()党委和政府领导班子成员。
2023-02-04
更新时间:2023-08-07 05:09:39作者:
取保候审不代表一定能获得宣告缓刑的处罚,但是司法实践中只要采取取保候审措施,在定罪后宣告缓刑的几率还是比较大。除非被告人不认罪悔罪、取保候审期间违反法律规定、重新犯罪、发现有新的犯罪或者被害人一方不予谅解等情形,不排除会判处实刑。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七十二条 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根据犯罪分子的犯罪情节和悔罪表现,适用缓刑确实不致再危害社会的,可以宣告缓刑。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如果被判处附加刑,附加刑仍须执行。
取保候审不代表一定能获得宣告缓刑的处罚,但是司法实践中只要采取取保候审措施,在定罪后宣告缓刑的几率还是比较大。除非被告人不认罪悔罪、取保候审期间违反法律规定、重新犯罪、发现有新的犯罪或者被害人一方不予谅解等情形,不排除会判处实刑。
需要注意的是,取保候审并不是就没事了、不会被判刑了。
这是很多家属、当事人的想法,这些完全是误解。
取保候审后,案子并没有了结,还会被移送到检察院审查起诉。
起诉后会送到法院进行开庭审判,开庭后在不长的时间会下判决书,法院会根据开庭情况下判决,对取保候审的被告人判刑。
取保候审到结案的时间是无法确定的,取保候审并不代表着结案,取保候审的时间最长是一年,在取保候审期间如果符合逮捕条件的话,司法部门随时随地都可以重新予以逮捕,从逮捕以后到结案的时间也没有什么准确的答案。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五十八条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审最长不得超过十二个月,监视居住最长不得超过六个月。”
《刑事诉讼法》第七十五条规定:“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或者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委托的律师及其他辩护人对于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或者公安机关采取强制措施超过法定期限的,有权要求解除强制措施。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或者公安机关对于被采取强制措施超过法定期限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应当予以释放、解除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或者依法变更强制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