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党政领导干部安全生产责任制管理规定》适用于()党委和政府领导班子成员。
2023-02-04
更新时间:2023-08-07 02:10:03作者:
提供破案线索:嫌疑人特征;被骗人数额;如何交付财产;嫌疑人的诈骗手段;具体的细节都可以写入报案材料内,为之后的破案打基础。
随着科技的进步,现在诈骗的手段越来越多,诈骗分子也越来越聪明。所以在诈骗罪中,取证貌似很困难。那么应该怎么取证呢?这是大家所关心的。下面,就由读法小编为大家带来关于诈骗罪是如何取证的相关内容。
一、认定要求:
(一)本罪与非罪的界限
l、诈骗罪与借贷行为的界限。
2、诈骗罪与代人购物拖欠货款行为的界限。
3、诈骗罪与集资办企业因亏损躲债的界限。
(二)本罪与招摇撞骗罪的界限
两者都使用骗术,后者也可能获得财产利益,这两点相同;但是,主观目的、犯罪手段、财物数额要求和侵犯的客体,均有不同。招摇撞骗罪是以骗取各种非法利益为目的,冒充国家工作人员,进行招摇撞骗活动,是损害国家机关的威信、公共利益或者公民合法权益的行为,它所骗取的不仅包括财物(但无数额多少的限制),还包括工作、职务、地位、荣誉等等,属于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当犯罪分子冒充国家工作人员骗取公私财物时,它就侵犯了财产权利,又损害了国家机关的威信和正常活动,属于牵连犯,应当按照行为所侵犯的主要客体和主要危害性来确定罪名并从重惩罚。如果骗取财物数额不大,却严重损害了国家机关的威信,应按招摇撞骗罪论处;反之,则定为诈骗罪,如果严重地侵犯了两种客体,一般依从一重罪处断的原则按诈骗罪处治;如果先后分别独立地犯了两种罪,互不牵连则应按照数罪并罚原则处理。
(三)本罪与本法规定的其他诈骗犯罪的界限
本法在其余各章节分别规定了集资诈骗罪、贷款诈骗罪、金融票证诈骗罪、信用证诈骗罪、信用卡诈骗罪、有价证券诈骗罪、保险诈骗罪、合同诈骗罪等。这些诈骗犯罪与本罪在主观方面和客观表现方面均相同,但在主体、犯罪手段、主体要件与对象上均有差别,较易区分。本条因之规定,“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综上所述:以上是读法小编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关于诈骗罪如何取证的相关规定作的解答,诈骗属于刑事犯罪,认定某人是否构成诈骗罪,不是受害人自己取证,而是由公安机关立案后进行调查取证。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如你还有不清楚的请与读法的律师咨询,他们会尽快为你作更详细的解答。
延伸阅读:
犯诈骗罪能判多少年?
诈骗罪的相关法律有哪些?
诈骗罪的形式处罚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