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党政领导干部安全生产责任制管理规定》适用于()党委和政府领导班子成员。
2023-02-04
更新时间:2023-08-06 11:23:57作者:
监视居住满六个月不开庭还有犯罪行为应当解除监视居住。实际上根据《刑事诉讼法》当中的规定,监视居住满6个月的时间还没有结案的,应当解除监视居住,而且在监视居住期间是不能够中断对于案件的侦查起诉和审查的。
一、监视居住满六个月不开庭还有犯罪行为怎么处理?
监视居住满六个月不开庭还有犯罪行为应当解除监视居住。
监视居住满6个月还不结案的,应当解除监视居住。
在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期间,不得中断对案件的侦查、起诉和审理。对于发现不应当追究刑事责任或者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期限届满的,应当及时解除取保候审、监视居住。解除取保候审、监视居住,应当及时通知被取保候审、监视居住人和有关单位。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审最长不得超过十二个月,监视居住最长不得超过六个月。在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期间,不得中断对案件的侦查、起诉和审理。
对于发现不应当追究刑事责任或者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期限届满的,应当及时解除取保候审、监视居住。解除取保候审、监视居住,应当及时通知被取保候审、监视居住人和有关单位。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或者公安机关对被采取强制措施法定期限届满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应当予以释放、解除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或者依法变更强制措施。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或者辩护人对于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或者公安机关采取强制措施法定期限届满的,有权要求解除强制措施。
二、指定监视居住的条件有哪些
监视居住的必备条件分为两种情形:
第一,监视居住作为取保候审的补充措施,即符合取保候审的条件,但是,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不能提出保证人,也不能缴纳保证金,从而在客观上不能适用取保候审措施,可以采取监视居住;
第二,监视居住作为逮捕的替代措施,即符合逮捕条件,具备5种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监视居住:
(一)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的;
(二)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
(三)系生活不能自理的人的唯一扶养人;
(四)因为案件的特殊情况或者办理案件的需要,采取监视居住措施更为适宜的;
(五)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采取监视居住措施的。由此,监视居住替代逮捕措施的主要依据有三个方面:
(1)是基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自身的因素,实行羁押违背人道主义原则;
(2)是基于案件的特殊性,采取监视居住有利于诉讼的顺利进行;
(3)是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为了避免超期羁押,实行监视居住。第一个方面体现对有特殊情况的人的关照和对人权的保障,也符合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后两个方面体现出及时惩罚犯罪和实现国家刑罚权的要求。
无论是监视居住还是取保候审,都属于刑事案件的强制措施,对于被羁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来说,只有符合法定条件的才可以被采取监视居住或者是取保候审的强制措施,并且监视居住可以由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是人民法院决定,但是只能由公安机关执行。
监视居住是属于强制措施当中的一种,只要符合监视居住的条件,都是可以申请监视居住的,然后由相关机关对此适用监视居住的,而监视居住是有时间方面的限制性规定,监视居住最长不能够超过6个月的时间,如果6个月的时间届满的,应当解除监视居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