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党政领导干部安全生产责任制管理规定》适用于()党委和政府领导班子成员。
2023-02-04
更新时间:2023-08-06 07:11:02作者:
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常常因为对法律知识了解的很少,而导致自己没有办法去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所以我们需要多多了解一些于自己息息相关的法律知识,本篇文章为您整理了一些关于共同犯罪一人全部退赃,其余人还需要退吗,如何认定积极退赃的法律知识,请阅读文章详细内容了解。
一、共同犯罪一人全部退赃,其余人还需要退吗
共同犯罪的其中一人将犯罪所得全部退赔后,其余人没有犯罪所得的不需要退赔。《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六十四条【犯罪物品的处理】犯罪分子违法所得的一切财物,应当予以追缴或者责令退赔;
对被害人的合法财产,应当及时返还;
违禁品和供犯罪所用的本人财物,应当予以没收。没收的财物和罚金,一律上缴国库,不得挪用和自行处理。
二、如何认定积极退赃
(一)发现暗中送的或者家属代为收受财物而退还在现实生活中,有的行为人为谋取某种利益,在对方不接受财物的情况下,采取暗中送物或将财物故意放在对方的办公室或家中即离去等方式,让对方接受财物,对方一旦发现财物及时退还。
还有的因为对方拒受财物或怕对方不收财物,就以种种借口让其家属代收,对方发现后。
即将财物退还。
对上述情况,由于行为人缺乏受贿的故意,显然不能以犯罪论处,更谈不上“积极退赃”减轻处罚问题。
(二)因悔罪或未把允诺的事办成而退还有的行为人索取或非法收受他人财物后,因某种原因而认识到自己行为的错误,决定把财物退还给对方;
有的人因未给对立办成允诺的事,而自动把收受的财物退还给对方。
如何认定上述两种行为的性质,在司法实践中意见不一。
一种意见认为,主张退还索取或非法收受的他人财物,致使受贿行为不复存在,谈不上定罪处罚的问题。
另一种意见认为,行为人虽然将索取或非法收受的财物退还了,但不能抹杀已构成受贿罪的事实,只是在处理上可以从宽而已。
现在同意第二种观点较为多数。
其一,这种退还,不能否定犯罪事实的客观存在及其对社会的危害。
即这种退还仍然是构成犯罪前提下的退还。
其二,这种退还,只能说是一种悔罪表现。
行为人从非法占有他人财物变为不愿占有他人财物,表明其主观恶性的减弱,并且减少了对方的经济损失。
其三,这种退还,除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者外,对于受贿罪的构成没有影响,只对量刑具有一定意义。
鉴于受贿人最终将索取或非法收受的财物主动退还,这属于“积极退赃”行为,由于其主观恶性的严重程度和情节恶劣程度以及社会危害性相应减轻,因而在处理时,一般应予从宽。
(三)因对方索要而退还这种情况大体有三种表现:
一是对方对索贿不满,要求退还。
二是对方谋取利益的目的未达到,要求将贿赂款退还。
三是对方因受到追查而要求退还。
依据《刑法》的规定,犯罪分子违法所得的一切财物,应当予以追缴或者责令退赔。
所以如果共同犯罪的其中一人将所有犯罪所得退赔后,其余人没有获得犯罪所得的,不用退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