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党政领导干部安全生产责任制管理规定》适用于()党委和政府领导班子成员。
2023-02-04
更新时间:2023-08-06 05:52:44作者:
故意欺骗他人不一定就犯罪了,若欺骗行为导致他人处分了自己的财产,且处分的财产数额比较大,那么实施欺骗行为的公民、或者是单位,就有可能会涉嫌犯诈骗罪,至于罪名是否成立,需要法院审理欺诈案件后确定。
一、故意欺骗算不算犯罪了?
1、故意欺骗他人不一定就犯罪了。
成立诈骗罪要求被害人陷入错误认识之后作出财产处分,财产处分包括处分行为与处分意识。作出这样的要求是为了区分诈骗罪与盗窃罪。处分财产表现为直接交付财产,或者承诺行为人取得财产,或者承诺转移财产性利益。行为人实施欺诈行为,使他人放弃财物,行为人拾取该财物的,也应以诈骗罪论处。但是,向自动售货机中投入类似硬币的金属片,从而取得售货机内的商品的行为,不构成诈骗罪,只能成立盗窃罪。
2、欺诈行为使被害人处分财产后,行为人便获得财产,从而使被害人的财产受到损害。
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才构成犯罪。使用欺诈手段使他人陷入错误认识骗取财物的,即使支付了相当价值的物品,也应认定为诈骗罪。
二、诈骗罪与招摇撞骗罪的区别有哪些?
诈骗罪与招摇撞骗罪的区别包括侵犯的客体不同、侵犯对象不同、构成犯罪的手段不同等。
1、侵犯的客体不同
前者侵犯的是国家机关的威信及其对社会的正常管理活动,后者侵犯的则是公私财产的所有权。
2、侵犯对象不同
前者的对象既包括钱财等物质性利益,也包括非物质性利益、后者的对象则仅限于钱财
3、构成犯罪的手段不同
前者只能是采用冒充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身份、地位、职称的方法进行欺骗、后者则可以用任何方法进行诈骗
4、犯罪数额不同
前者的成立不以诈骗财物数额较大为要件、后者则必须达到规定的数额才构成犯罪
5、犯罪目的不同
前者行为人可以是追求物质性利益,也可以是追求非物质性利益、后者则仅限于非法占有物质性利益(公私财物)。
实施欺骗行为之后,若是不满足一定的条件,不不会构成犯罪的。若是被欺骗的公民、单位,可以拿出相关证据,证明欺骗行为人若是涉嫌犯罪了,那么可以带着相关证据,到有管辖权的公安机关报案。在报案的时候,需要提交证据的真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