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刺黄柏
2023-02-02
更新时间:2023-02-02 16:13:05作者:百科
药材名称:自然铜
名称出处:《雷公炮炙论》
概况异名:石髓铅(《雷公炮炙论》)。
基源:自然铜为硫化物类黄铜矿族的矿物。现今正品自然铜一般指黄铁矿。褐铁矿有少数省区亦作为自然铜供药用。
原矿物:黄铁矿Pyrite主含硫化铁(FeS2)。褐铁矿主含含水三氧化二铁。
历史:自然铜始载于《雷公炮炙论》。原名石髓铅。雷曰:“石髓铅,即自然铜也。”马志释名;“其色青黄如铜,不从矿炼,故号自然铜。”指的是天然产的矿物。苏颂曰:“有如不冶而成者,形大小不定,皆出铜坑中,击之易碎,有黄赤,有青黑,炼之仍成铜也。”李时珍引用《宝藏论》:“自然铜生曾青、石绿穴中,状如寒林草根……。”从以上所述的产状和颜色来看,都与黄铜矿符合。在氧化带,黄铜矿易氧化、分解、而转变为易溶于水的硫酸铜,后者与含碳酸的水溶液作用,可形成孔雀石、蓝铜矿。苏颂又曰:“今市多以垢石为自然铜,烧之成青焰如硫黄者是也。此亦有二、三种:一种有壳如禹余粮,击破其中光明如鉴,色黄类鍮石也。一种青黄而有墙壁,成文如束针。……烧之皆成烟焰,顷刻都尽。今医家多误以此为自然铜。”李时珍曰:“今俗中所用自然铜,皆非也。”黄铁矿烧热时生硫,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二氧化硫呈青色火焰,显然均指黄铁矿,前一种是结核黄铁矿,后一种似是立方体状,面上有横纹。综述考证,古代自然铜正品主要是黄铜矿(CuFeS2)。但从宋朝开始就把黄铁矿作为自然铜使用了,一直延用至今。由于临床接骨效用显著,《中国药典1963年版》开始,历版收载的自然铜,基源均为黄铁矿。
形态:黄铁矿晶体常呈立方体、五角十二面体、八面体及聚合体。药用的主为立方体,于其晶面上常见到晶面条纹,此条纹在两相邻晶面上相互垂直。浅黄铜色,条痕棕黑色或微绿黑色。金属光泽。硬度6~6.5。性脆,断面参差状。密度5g/cm3。
产状:黄铁矿是分布最广的硫化物,形成于各种不同地质条件下。黄铁矿含量最大的矿床是产于火山岩系中的含铜黄铁矿层,矿石中黄铁矿是最主要的矿物成分,含量可达70%~90%,其次为黄铜矿,并有少量锌矿等其它硫化物。外生成因的黄铁矿见于沉积岩、沉积矿石和煤层中,往往成结核状和团块状。黄铁矿易于分解而形成各种铁的硫酸盐和氢氧化物。铁的硫酸盐中以黄钾铁矾为最常见;铁的氢氧化物则为褐铁矿、后者有时按黄铁矿形成假象。
产地 主产于辽宁、河北、湖南、广东、四川、云南。
褐铁矿与黄铜矿主要不同为:褐铁矿主要由黄铁矿经风化作用转变而成。暗褐色,条痕黄褐色。无金属光泽,易砸碎。硬度与密度均较低。
生药采集:全年皆可生产,在矿区检取,除去杂石。药材主产于四川、广东、江苏、云南。
鉴别:本品呈多方块形,直径2~25cm;表面亮黄色,有金属光泽,有的表面显棕褐色(系氧化成氧化铁所致),无金属光泽,具棕黑色或墨绿色细条纹及砂眼,立方体相邻晶面上的条纹相互垂直;体重,质坚硬或稍脆,易砸碎,硬度6~6.5,比重4.9~5.2,条痕色棕黑色或黑绿色,断口呈条差状,有时呈贝壳状,断面黄白色,有金属光泽,或棕褐色,可见银白色亮星。无臭,无味。以块整齐、色黄而光亮、断面有金属光泽者为佳。
加工炮制:取原药材,除去杂质,砸成小块,置无烟炉火上,或置适宜的容器内煅至暗红,醋淬至表面呈黑褐色,光泽消失并酥松。每自然铜100kg,用醋30kg。现代研究表明,用马福炉以400℃,煅烧自然铜4小时最佳。
贮藏:置干燥处。
化学性质含二硫化铁(FeS2),其中含Fe 46.6%、S 53.4%[1],有的还含Cu[2]Ni、As、Sb等杂质[1]。
[1] 中药志,第4册,人民卫生出版社,1961:237。
[2] 中草药学,江西药科学校,1971:1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