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手机版

沙苑子

更新时间:2023-02-02 20:28:29作者:百科

沙苑子

概况

异名:沙苑蒺藜(《本草图经》),沙苑蒺藜子(《本草求原》),夏黄草(《吉林中草药》)。

基源:为豆科黄芪属植物扁茎黄芪或华黄芪,以及紫云英等的种子。

原植物:正品沙苑子通常为扁茎黄芪Astragalus complanatus R.Br.,又名大沙苑、蔓黄芪(陕西),华黄芪Astragalus chinensis L.(Astragalussinensis L.),又名芒牛旦(河北)。紫云英Astragalus sinicus L.在部分地区也作沙苑子用。另猪屎豆Crotalaria mucronata Desv.。凹叶野百合Crotalaria retusa L.。崖州野百合Crotalaria yaihsienensis T.Chen及田皂角Aeschynomene indica L.在部分地区混作沙苑子、土沙苑、假沙苑药用。应注意鉴别,以免造成不良后果。

历史:本品始见于《临症指南医案》曾以白蒺藜、沙苑白蒺藜、沙苑蒺藜、潼蒺藜等名称收入历代诸家本草。唐《药性本草》谓:“白蒺藜……形如羊肾、圆而细,色如绿豆,嚼之作绿豆腥气,为末煎之,则香同新茶者真。”《纲目》载:“白蒺藜结荚长寸许,内子大如脂麻,状如羊肾而带绿色,今人谓之沙苑蒺藜。”上述历代本草所载均与扁茎黄芪的描述相符,即今之本品。

形态:扁茎黄芪为多年生草本,高30~100cm,植株被毛。主根粗壮,表皮暗褐色。茎多分枝、斜升。单数羽状复叶,托叶披针形,长0.3~0.4cm,宽0.5~0.6cm;小叶9~12,椭圆形,长0.7~2cm,宽0.3~0.8cm,先端微凹,具刺尖,基部圆形,下面密被白色短柔毛。总状花序腋生,花3~9;花萼钟状,长约0.7cm,萼齿5,披针形,与萼筒等长;小苞片2;花冠黄色、白色或淡紫色,旗瓣近圆形,先端凹,长约1cm;翼瓣与龙骨瓣均短于旗瓣;二体雄蕊(9∶1);子房圆柱形,胚珠多数,有子房柄,花柱弯曲,柱头被髯毛。荚果长圆纺锤形,长2~3.5cm、宽0.6~0.8cm,表皮被黑色短硬毛,先端具喙;种子20~30,肾形,长约0.2cm、宽约0.15cm,灰褐色或深棕色,有光泽。花期7~9月,果期8~10月。(图见《中药志》.第3卷.412页.图261)

生境与分布:生于干旱山地阳坡灌丛及微碱性草地。分布于中国东北、华北、西北。

华黄芪与扁茎黄芪的主要区别在于:为单数羽状复叶,托叶窄披针形或近三角形,长0.7~1cm;小叶21~31,长圆形或近椭圆形,长0.6~2cm,宽0.3~0.9cm,基部宽楔形或近圆形,先端钝圆,具刺尖,下面被疏柔毛。荚果椭圆形或倒卵圆形,长1~1.3cm,宽0.7~1cm,膨胀,表皮革质、密布皱摺,具短喙,二室开裂。花果期6~8月。(图见《中药志》.第3册.第2版.413页.图262)

生境与分布:生于沙丘、砾地、河岸、草甸草原,为旱生植物、耐盐碱。分布于中国华北、东北黄土高原。原苏联远东地区亦有分布。

紫云英与扁茎黄芪、华黄芪的主要区别在于:一年生草本,野生茎葡匐;花5~9朵,集合腋生伞形总状花序;野生或栽培。(图见《中国高等植物图鉴》.第2册.422页.图2574)分布于湖南、湖北、江西、江苏、浙江、福建、广东、广西、河南、陕西、四川、贵州、云南。

生药

栽培:对气候、土壤的适应性强,能耐寒、耐旱,忌水涝。宜温暖通风透光的环境,一般壤土均可栽培。忌连作。用种子繁殖,于秋季8月或春季4月播种。条播、穴播均可。条播按行距33cm开浅沟,深2~3cm,将种子匀撒沟内,覆土浇水,每亩用种量1~1.5kg。出苗后间苗1~2次,按株距10~13cm定苗,生长期间注意中耕除草和追肥,入冬前宜用厩肥或堆肥铺盖地面,结合松土进行培土过冬。病害有白粉病,可用50%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喷雾防治。

采集:秋末冬初果实成熟而尚未开裂时连茎割下,晒干后打下种子,去净杂质,再晒干。扁茎黄芪种子主产于陕西、山西。华黄芪种子主产于河北。

鉴别

性状:①扁茎黄芪种子圆肾形或肾形,稍扁,两端钝圆,长2~2.5mm,宽1.5~2mm,厚约1mm;表面灰褐色或绿褐色,腹面凹陷处有种脐,圆形。质坚硬,不易破碎,破开后可见子叶2枚,淡黄色,胚根弯曲,长约1mm。无臭,味淡,嚼之有豆腥气。以粒饱满、色绿褐者为佳。 ②华黄芪种子为较规则的肾形,饱满,长2~2.8mm,宽1.8~2mm,厚约1mm;表面暗绿色或棕绿色。胚根长1mm。以粒饱满、均匀,无杂质者为佳。

显微 ①扁茎黄芪种子横切面:最外为1列栅状细胞,种脐部位有2列,外被角质层,栅状细胞径向35~50μm,直径7~10μm,壁自内向外渐增厚,且于上端有纵向纹理,靠外部1/6处有一条光辉带,表面观呈多角形,上部细胞腔呈裂缝状,下部细胞腔呈椭圆形或多角形。栅状组织内侧为1列支柱细胞,呈哑铃状,径向20~25μm,基部宽25~45μm,上端宽15~25μm,中央最狭处14~24μm,表面观呈3个近圆形或椭圆形的同心环。营养层为5~9列薄壁细胞或呈压缩的颓废细胞,无色。子叶薄壁细胞内含大量脂肪油。(图见《中药志》.第3册.第2版.414~415页.图263.264) ②华黄芪种子种皮横切面:栅状细胞径向38~58μm,直径7~12μm。支柱细胞径向22~28μm,基部宽35~50μm,上端宽25~35μm,中央最狭处15~30μm。(图见同上)

加工炮制:盐制沙苑子 取净沙苑子,用盐水拌匀或喷洒均匀,闷透,用文火炒干,取出,放凉。每100kg沙苑子,用食盐2kg。

贮藏:置通风干燥处,盐沙苑子密闭保存。

化学性质

含Co、Cr、Zn、Cu、Mn、Fe、Se[1]、Ni、Mo[2]等元素和含赖氨酸、天冬氨酸、苏氨酸、丝氨酸、谷氨酸、脯氨酸、甘氨酸、丙氨酸、胱氨酸、蛋氨酸、异亮氨酸、亮氨酸、酪氨酸和苯丙氨酸等氨基酸(总氨基酸含量为干种子的4.245%)[3]。还含β-谷甾醇及庚烯酸,十四酸(肉豆蔻酸)、十五酸、十六酸(棕榈酸)、十八酸(硬脂酸)、十八烯酸(油酸)、十八二烯酸(亚油酸)、十八三烯酸(亚麻酸)、二十酸(花生酸)、二十烯酸、二十二烯酸(山萮酸)等脂肪酸[4]。另含沙苑子甙(Complanatuside)(1)[5]、沙苑子新甙(Neocomplanoside)、沙苑子杨梅甙(Myricomplanoside)(2)及鼠李柠檬素-3-O-β-D-葡萄糖甙,紫云英甙,山柰素-3-O-α-L-阿拉伯吡喃糖甙、山柰素,杨梅皮素[6]。沙苑子种子分到沙苑子亭(Complanatin,即N〔3-羧丙基〕N-〔3-甲基-2-丁烯〕胍)[6]。沙苑子种子分到沙苑子亭(Complanation,即N〔3-羧丙基〕N-〔3-甲基-2-丁烯〕胍)[6]

参考文献

[1] 中药研究文献摘要(1975-1979).科学出版社, 1986:407。
[2] 药学通报 1983;18(9):546。
[3] 中药通报 1987;12(12):42。
[4] 中国中药杂志 1990;15(4):225。
[5] 药学学报 1988;23(3):218。
[6] Chinese Chemical Letters 1991;2(9):691。

本文标签:沙苑子  药性  临床应用  药理  化学性质  
上一篇:破布叶
下一篇:龙眼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