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手机版

蝮蛇

更新时间:2023-02-02 20:16:18作者:百科

蝮蛇

概况

异名:虺(《诗经》),反鼻(《经典释文》),土虺蛇(《普济方》),反鼻蛇(《纲目》),碧飞(《湖州府志》),方胜板、土锦、灰地匾(《纲目拾遗》),草上飞(薛德焴《系统动物学》),七寸子、土公蛇、狗屙蝮、烂肚蝮(《生物学通报》1958),土球子(《东北动物药》),地扁蛇(《中国药学大词典》)。

基源:蝰科蝮属动物蝮蛇,药用其去内脏的全体。蝮属全世界有15种左右,中国有7种,其中3种药用。

原动物:蝮蛇Agkistrodon halys(Pallas)

历史:蝮蛇始载于《别录》。《纲目》:“列于鳞部蛇类。按其“集解”项下记述,蝮蛇唯南方有之,一名反鼻,细颈,大头,焦尾、鼻上有鍼、锦纹如绶……;虺则所在有之,俗称土虺,与地同色。”根据李时珍这段描述,前者与现今的尖吻蝮(蕲蛇)相符,后者与现今的蝮蛇相符。

形态:全长600~700mm。头部三角形,吻鳞明显,鼻间鳞宽,外侧缘尖细。前额鳞宽胜于长,额鳞前宽后狭,颅顶鳞最长大,颊鳞2,颊孔近眼,眶前鳞2,眼后鳞2或3,上唇鳞7,第3、4枚最大,下唇鳞11。体鳞除沿腹两行都起棱,23~21~17行。腹鳞135~181,肛鳞单枚,尾下鳞28~56对。背部灰褐列深褐色,体侧有黑褐色斑纹,头侧于眶前缘处有一深褐色眉纹,镶有明显的黄白色细线。体色及斑纹变异很大。(图见《中药大辞典》.下册.2609页.5470条图)

生境与分布:常栖息在乱石重叠杂草的干燥山坡,喜晒阳取暖。分布于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山东、河南、山西、陕西、内蒙古、宁夏、甘肃、新疆、四川、贵州、湖北、安徽、江苏、浙江、江西、湖南、福建、台湾等省区。

生药

采集:春至秋季捕捉,捕后处死,剖腹去内脏,烘干。

加工炮制:蝮蛇粉:取蝮蛇煅烧存性,研成粉末。蝮蛇酒:将活蛇去内脏,洗净,放入60度白酒中。每条蛇用白酒1000ml,浸泡3个月,或用一条蝮蛇的粉,加入人参25g,用500ml白酒浸泡,封固后置冷处,3个月后用。

贮藏:置干燥密闭容器,防蛀。

化学性质

目前对蝮蛇成分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其毒液毒素的提取分离和鉴定上。资料表明,我国江浙所产腹蛇和新疆地区以及东北所产蝮蛇在神经毒的含量或特性上均有明显区别。而大连市蛇岛上的蝮蛇毒中未发现神经毒组分;浙江、东北陆生及蛇岛产腹蛇外观相似,但毒性强度、毒性成分有明显区别。前二者含凝血酶样酶,体外直接使血液凝固。三者均含纤溶酶,可使纤维蛋白凝块溶解。江浙一带产腹蛇毒液中除含血液毒外,又含神经毒,后者主要含突触前毒素[即α-蝮蛇神经毒(α.Agkistrodetoxin,α-ATX)]和突触后毒素(即β-蝮蛇毒素),从浙江蝮蛇毒中提取得到含3种具有精氨酸酯酶活力的组分,它们是激肽释放酶、类凝血酶及类溶血纤溶酶。已有不少科研工作者对蛇毒进行了蛋白质的提取分离,因工艺的不同,往往可以得到不同活性或活性程度不等的上述各种酶类[1]

有人对蝮蛇头和尾身进行了微量元素的测定,含量如下(μg/g)[2]

Ca:72268,68808, P:35658,34698。 Mg:1837.8,2378.2 Fe:1084.2,645.4 Al:1084.8,902.18 Zn:57.23,77.25 Sr:24.68,21.94 Ti:18.55,15.46 Mn:14.55,10.82 V:1.834,1.606 Cu:4 28,2.812 Ba:18.886,21.028 Cr:1.15,0.888 Zn:0.0,1.172 Rb:1.514,1.63 Cd:0.0,0.0

参考文献

[1] 张豁中.动物活性成分化学.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577。
[2] 中药材 1990;13(3):11。

本文标签:蝮蛇  药性  临床应用  药理  化学性质  
上一篇:沙生风毛菊
下一篇:扛香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