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手机版

木香

更新时间:2023-02-02 20:04:45作者:百科

木香

概况

异名:蜜香(《别录》),青木香(《本草经集注》),南木香(《世医得效方》),广木香(《普济方》)。

基源:为菊科云木香属植物木香的根。云木香属为单种属植物。原产印度,中国云南引种栽培。

原植物:木香Aucklandia lappa Decne.(Saussurea lappa Clarke),又名云木香(《中药大辞典》)。

历史:木香为常用中药。首载《本经》,列为上品。《别录》称蜜香。历代本草所述青木香,都系指菊科植物木香,如陶弘景等所称的青木香。李时珍因见以马兜铃(马兜铃科)的根叫青木香,而称本品为南木香或广木香以示区别。商品木香原植物《唐本草》就已论述:“此有二种,当以昆仑来者为佳,两胡来者不善,叶为羊蹄而长大,花如菊花,结果黄黑……”。《图经本草》谓:“今惟广州舶上来,他无所出,根窠大类茄子,叶如羊蹄而长大,亦有如山芋而根大开紫花……”,又说:“以其形如枯骨,味苦粘牙者为良”。《纲目》载:“木香,南方诸地皆有。”由此可知古代所指的木香,包括菊科植物中,进口的广木香和国产的木香(即川木香)二类。古代药用的优质木香,一向以“形如枯骨”,“从广州舶上来”的广木香为佳。广木香在中国云南等地早已大量引种栽培,销往全国并有出口。商品又称云木香。广木香、云木香二者原植物都是菊科云木香属植物木香(Aucklandia lappa Dcne)。木香根除入药外,其根油是极好的调香剂和定香剂。《中国药典》1963年版、1977年版、1985年版和1990年版以及《中药志》第1册.第2版均收载。

形态:多年生草本,主根粗大,直径可达5cm。茎直立,高1.5~2m,不分枝,上部被短柔毛。基生叶有具翅羽裂的长柄,叶片极大,三角形;茎叶基部楔状下延成具翅的叶柄或无柄,叶片卵形或三角状卵形,长30~50cm,宽10~30cm,边缘有不规则锯齿,齿端有短刺尖,表面被短糙毛,背面无毛或仅叶脉上被疏短毛。头状花序单生茎顶或叶腋,或2~3个束生,直径3~4cm;总苞半球形,长2~2.5cm,总苞片7层,近革质,卵状披针形或狭披针形,无毛或有疏微毛;托片刚毛状;花冠管状,长约15mm,暗紫色;花药尾部流苏状。瘦果长圆形,具肋;冠毛2层,淡褐色,羽毛状,外层较短。花果期5~10月。(图见《中药志》.第1册.第2版.彩图4)

生境与分布:宜植于海拔2500~4000m的高山区,凉爽的平原和丘陵也可栽植。原产印度。中国陕西、甘肃、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云南、西藏均有栽培。

生药

栽培:宜温和湿润气候,怕炎热高温。适合在土层深厚、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栽种。用种子繁殖,于3月下旬~4月上旬春播或9月中、下旬秋播。按行株距各33cm开浅穴,深3~4cm,每穴播种子8~10粒,每亩用种子1kg。播后覆土浇水,出苗后适当遮荫,结合松土除草,进行间苗,每穴留苗2~3株,并用人畜粪水或尿素施肥。冬季需清理枯枝落叶,追施肥或草木灰,培土壅根。高温多雨季节易发生根腐病,可用70%五氯硝基苯粉剂1kg与草木灰30kg拌混后撒于株旁。注意防治蚜虫、地老虎、蛴螬等虫害,亦可育苗繁殖。

采集:10月至翌年1月间采挖根部,一般以种植2~3年的根为好。除去残茎及根须,洗净泥土,切成6~12cm长的短条,粗大空心者剖为2~4块,以风干为好,火坑时应低温烘,猛火易出油而影响质量,干燥后撞去粗皮。木香主产于云南。越西木香主产于四川昌都及凉山彝族自治州。川木香主产于四川阿坝藏族自治州及雅安。

鉴别

性状:木香圆柱形或半圆柱形,长5~10cm,直径5~50mm;表面黄棕色至灰棕色,大部分栓皮已去除,具明显纵沟及侧根痕,有时可见网状皱纹。质坚硬,不易折断,断面不整齐或稍平坦,周边及中心部分灰黄色,其余大部分灰褐色至棕褐色,深褐色油室小点随处散在,形成层环棕色,有放射状纹理,老根中央多枯朽。香气浓郁特异,味微苦。以色黄白、质坚实,香气浓者为佳。

显微 根横切面:木栓层为2~6列木栓细胞。韧皮部宽广,筛管群明显;韧皮纤维数个至十数个成束。形成层断续成环。木质部导管束径向分叉,导管2至多个成群或单个存在;木纤维少数,与导管相间或相毗连;近中心木纤维束3~4环列。本品散有多数大形裂生性油室,呈椭圆形或类圆形,直径29~254μm,周围分泌细胞6~11个,内含挥发油滴;薄壁细胞充满菊糖。 粉末:棕色,有特异浓郁的香气,味微甜,后苦。 ①粉末用斯氏液装置观察,可见无色、不规则菊糖团块;用水合氯醛液装置(不加热),菊糖呈扇形,现放射状线纹,久置之渐溶化。 ②木纤维多成束,呈长梭形,末端斜或细尖,直径16~24μm,壁厚4~5μm,纹孔细小,横裂缝状或人字形、十字形。 ③网纹导管具缘纹孔及梯纹导管直径32~90μm,导管分子一般甚短,有的长仅64μm;网纹孔细缝状而密。 ④油室有时可见淡黄色碎片,含挥发油滴。 ⑤薄壁细胞有的含小形草酸钙方晶,或含挥发油滴。

理化:取样品粉末100g,置挥发油提取器中提取挥发油,取挥发油0.1ml加石油醚1ml溶解,点于硅胶GCMCNa-荧光素(5g∶0.5%15ml∶1mg)板上,以石油醚(30-60℃)-乙酸乙酯-苯(14∶3∶3)为展开剂,以异土木香内酯为对照。展距18cm,置紫外光灯(254nm)下检视,内酯点均显蓝色荧光,用5%香草醛-浓硫酸显色,有5个斑点。(图见《中药材薄层色谱鉴别》.图137)

加工炮制:常用炮制品有木香片和煨木香。 ①木香片 取原药材,除去杂质,大小个分开,洗净,润透,切厚片,晾干或低温干燥。 ②煨木香:可分成纸煨、麸煨和面煨。 纸煨:取未经干燥的木香片,在铁丝匾中,用一层草纸,一层木香片,间隔平铺数层,压紧,置无烟炉火上或烘干室内,用文火或低温烘煨至木香中所含的挥发油渗至纸上,取出放凉。 麸煨:将锅以武火加热,置麸皮于锅内,待起烟时,投入木香片,轻轻翻动药片,至片面深黄色,取出,筛去麸皮。每木香片16kg,用麸6kg。 面煨:将木香截成16mm长段,另取面粉,加水适量,作成适宜的团块,将木香段逐一包裹,置炉旁焙或与砂同炒,煨至面皮呈焦黄色,闻到木香气味为度,取出,放凉去面皮。每木香16kg,用面粉10kg。此外,尚有炒制、酒制等炮制方法。

贮藏:置阴凉干燥处,防潮。

化学性质

含挥发油0.3%~3%,其中主要成分为单紫杉烯(Aplotaxene)、α-紫罗兰酮(α-Ionone)、β-芹子烯(β-selinene)、莰烯(Camphene)、水芹烯(Phellandrene)、凤毛菊内酯(Saussurealactone)、木香烯内酯(Costunolide)、木香酸(Costic acid)、木香醇(Costol)、α-木香烃(α-Costene)、β-木香烃、木香内酯(Costuslactone)、二氢脱氢木香内酯(Dihydrodehydrocostuslactone)[1]、二氢木香内酯[1]、α-环木香烯内酯(α-Cyclocostunolide)、土木香内酯(Alantolactone)、β-环木香烯内酯(β-Cyclo-costunolide)、异土木香内酯(Isoalantolactone)[2],(E)-9-异丙基-6-甲基5,9-癸二烯-2-酮[(E)-9-Iso-propyl-6-methyl-5,9-decadiene-2-one][3]、(E)-6.10-二甲基-9-亚甲基5十一烯-2-酮[(E)-6,10-dimethyl-9-Methylideneundec-5-en-a-one][4],异脱氢木香内酯(Isodehydrocostuslactone)、异中美菊素C(Isozaluzanin C)[5],12-甲氧基二氢脱氢木香内酯(12-Methoxy dihydrodehydro costuslactone,Guaianolide)[6]。根尚含豆甾醇、白桦脂醇(桦木醇)(Betulin)、树脂、菊糖及木香碱(Saussurine)[1]、β-谷甾醇[2]、二十种氨基酸及胆胺[7],广木香内酯(Costunolide)[9]

附 叶含α-香树脂醇硬脂酸酯(α-amyrin stearate)、β-香树脂醇棕榈酸酯(β-Amyrin palmitate)及羽扇醇棕榈酸酯(lupeol palmitate)[8

参考文献

[1] 中药大辞典.上册.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353 。
[2] Indian J Chem Sect B. 1977;15B(10):956 。
[3] CA 1977;87:201794g 。
[4] CA 1984:100:191645e 。
[5] Phytochemistry 1983;22(9):1993 。
[6] Phytochemistry 1987;26(4):1209 。
[7] 中草药 1984;15(11):496 。
[8] CA 1977;87:65303s 。
[9] 植物药有效成分手册.人民卫生出版社,1986:256。

本文标签:木香  药性  临床应用  药理  化学性质  
上一篇:姜状三七
下一篇:花椒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