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手机版

马齿苋

更新时间:2023-02-02 20:00:30作者:百科

马齿苋

概况

异名:马齿菜(《圣惠方》),瓜子菜(《岭南采药录》)。

基源:为马齿苋科马齿苋属植物马齿苋的全草。马齿苋属全世界约50种,中国约5种。

原植物:马齿苋Portulaca oleracea L.,又名猪母菜(福建),马子菜(江苏)。

历史:马齿苋始见于《本草经集注》,后历代本草均有收载。《纲目》载:“马齿苋处处园野生之,柔茎布地,细叶对生,六七月开细花,结小尖实,实中细子如葶苈子状。”《植物名实图考》有图文描述,所指即本种。

形态:一年生草本。茎长可达35cm。通常匍匐,肉质,无毛,略带紫色。叶互生或近对生,楔状长圆形或倒卵形,长10~25mm,宽5~15mm,全缘。花两性,3~5朵生枝顶端,直径3~4mm,无梗;苞片4~5,膜质;萼片2;花瓣4~5裂,裂片顶端凹;雄蕊10~12;子房半下位,1室,柱头4~6裂。蒴果圆锥形,盖裂。种子多数,肾状卵形,直径不及1mm,黑色,有小疣状突起。夏季开花结实。(图见《中国高等植物图鉴》.第1册.617页.图1233)

生境与分布:生于地边、路旁、园圃等向阳处。遍布中国各地。广布全世界温带和热带。

生药

采集:夏、秋季植株生长茂盛,花盛开时,选择晴天割取地上部分或拔取全草,将根除去,冼净泥土,用开水略烫,取出晒干。以秋季采的水分少,枝叶肥厚者质佳。药材产中国各地。

鉴别

性状:多皱缩卷曲,常结成团。茎圆柱形,长可达30cm,直径0.1~2cm;表面黄褐色,有明显纵沟纹。叶对生或互生,易破碎,完整叶片倒卵形,长1~2.5cm,宽5~15mm;绿褐色,先端钝平或微缺,全缘。花小,3~5朵生于枝端,花瓣5,黄色。蒴果圆锥形,长约5mm,内含多数细小种子。气微,味微酸。以株小、质嫩、整齐少碎、叶多、青绿色、无杂质者为佳。

显微 茎(直径2mm)横切面:表皮细胞1列,紫红色。皮层占茎的大部分,外侧为2~3列厚角组织,皮层薄壁细胞内含草酸钙簇晶,直径15~60μm,有时可见淀粉粒及细小方晶。维管束外韧型,约8~14个排列成环状,束间形成层明显。髓部细胞亦有含簇晶。叶表面观:叶上表皮细胞壁较平直,下表皮细胞垂周壁呈波浪形;气孔平轴式,以下表皮为多,角质层纹理明显。叶肉组织中含簇晶,直径7~37μm。 粉末:灰绿色,味酸。 ①茎表皮细胞长方形排列较整齐;叶表皮细胞气孔平轴式。 ②淀粉粒单粒类圆形,直径5~24μm,脐点呈点状、裂缝状或线形,层纹不明显,偶见复粒,由2~3个单粒组成。 ③草酸钙簇晶多存在于叶肉组织中。 ④果皮石细胞多呈长梭形或长方形,薄壁性,少见类圆形的壁略厚;尚有具大形网孔的薄壁性木化细胞。 ⑤种皮细胞碎片深棕红色,表面观细胞呈多角星状,表面密布不整齐小突起。(图见《中药志》.第4册.第2版.图173-175)

理化:取样品粉末5g,加蒸馏水50ml,并用甲酸调pH3~4,冷浸24小时,时时振摇,滤过,滤液置蒸发皿中在水浴上浓缩至约5ml,滤过,滤液作供试液,同时以0.2%去甲肾上腺素水溶液及0.1%多巴甲酸水溶液对照,点于硅胶G板上,以正丁醇冰乙酸-水(3∶11)为展开剂。展距13cm,喷以0.2%茚三酮乙醇溶液后,置红外灯下烘烤约10分钟,斑点显淡紫红色。(图见《中药材薄层色谱鉴别》.图388)

加工炮制:①润切 取原药材,除去杂质,抢水洗净,稍润,切段,干燥。 ②蒸切 取原药材,除去杂质,蒸至上气或蒸熟,切成1~1.5cm长段,晒干。

贮藏:置通风干燥处,防潮。

化学性质

含 L去甲肾上腺素(L-Noradrenaline)、多巴明[Dopamine,4-(2Aminoethyl)-pyrocatechol)]、少量多巴[Dopa,(3,4-Dihydroxyphyenl)-Lalanine],还含生物碱、香豆素、黄酮、强心甙、蒽醌类化合物,丰富的有机酸、枸橼酸、氨基酸、草酸盐和微量游离草酸,还含维生素B1、B2、PP、C、胡萝卜素、Ca、P、铁盐。茎叶含碳氢化合物21%、酯类53%、酸类2%、醇类4%、二羟基单酯2%及少量酯化或游离的β-香树脂醇(βAmyrin)、羽扇豆醇(Lupeol)、豆甾4-烯-3-酮(Stigmast-4-en-3-one)、游离的二羟基二醇类,以及马齿苋素甲、乙(Oleracin Ⅰ及Ⅱ)。

参考文献

新华本草纲要.第3册.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39。

本文标签:马齿苋  药性  临床应用  药理  化学性质  
上一篇:禾虫
下一篇:婆婆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