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手机版

滇银柴胡

更新时间:2023-02-02 19:22:24作者:百科

滇银柴胡

概况

异名:小柴胡(《四川中药志》),金柴胡、芜荽柴胡、竹叶柴胡(四川),窄叶飘带草(云南)。

基源:为伞形科柴胡属植物小柴胡的全植物。

原植物:小柴胡Bupleurum hamitonii Belank(B.tenue Buch.-Ham.)

形态:二年生草本,高20~80cm。根细瘦,淡土黄色,木质化,入土很浅。茎基部近木质化,分枝细而质坚,斜升展开,再分生小枝。叶小,长圆状披针形,长3~8cm,宽4~8mm,顶端钝或圆,有小突尖头。复伞形花序小而多,花序梗细长,长2~3.5cm,有棱角;伞幅2~5;小总苞片5,披针形,长略超过小伞形花序;小伞有花3~5朵,通常仅3朵结果,其余不发育。果广卵形或椭圆形,棕色,棱粗而显著,淡黄色,每棱槽油管1,合生面2。花果期9~10月。(图见《中国植物志》.第55卷.第1分册.283页.图153)

生境与分布:多生长在向阳山坡草丛或干燥沙地瘠土中,海拔600~2900m,而以1500m以上为多。分布于湖北、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等省。尼泊尔、印度等地也有。

化学性质

参见“柴胡”条。

药性

功效:在湖北、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等地区作柴胡入药。

本文标签:滇银柴胡  药性  化学性质  
上一篇:午香草
下一篇:茶子木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