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刺黄柏
2023-02-02
更新时间:2023-02-02 19:14:56作者:百科
药材名称:假苦瓜
名称出处:《生草药性备要》
概况异名:假蒲达(《本草求原》),包袱草、风船葛(《广州植物志》)、鬼灯笼、三角泡、三角灯笼(《广西中药志》)。
基源:为无患子科倒地铃属植物倒地铃的全草。倒地铃属全世界约12种,中国有1种,药用。
原植物:倒地铃Cardiospermum halicacabum L.
形态:一年或二年生缠绕草本,质柔,高约4m,稍有柔毛。茎和枝有明显的槽纹。叶通常二回3出复叶,互生,叶片卵形或卵状披针形,长约5~9cm,锐尖头,边缘具粗大钝齿,光滑无毛。花序腋生,梗长6~7cm,近顶端部分枝处有2~3枝卷须。花数朵成近伞形的聚伞花序;两性花,萼片4,外2片稍小;花瓣白色,4片,大小不等,其中两片特大,常与萼片粘合,基部之上有大而扁平的鳞片1枚,其他2片有冠状鳞片1枚;雄蕊8,子房上位,3室;雄花与两性花相似,而雌蕊退化。蒴果,膜质,膨胀成倒卵形,有三棱,先端截头状,常被柔毛。种子黑色,球形。花期7月。(图见《中药大辞典》.4514条图)
生境与分布:生于旷野、村边及灌丛中,分布于中国西南及广东、广西、台湾。
生药栽培:宜温暖湿润气候。一般排水良好的壤土均可栽种。用种子繁殖,3~4月播种。直播按株行距33×50cm开3~5cm深的穴,每穴播下种子5~6粒,覆薄土一层。出苗后,结合松土除草进行间苗,每穴留苗2~3株,并用人畜粪水追肥1次。苗高33cm时,结合中耕除草再追肥1次,并设支柱,以利藤茎攀援生长。旱季注意浇水,雨季需防涝。
采集:夏、秋季采收,晒干或鲜用。药材产于广东、广西、福建。
鉴别:干燥全草茎直径2~4mm,黄绿色,有深纵沟槽,分枝纤细,多少被毛,质脆,易折断,断面粗糙。叶多脱落,破碎而仅存叶柄,二回3出复叶,小叶卵形或卵形披针形,暗绿色。花淡黄色,干枯,与未成熟的三角形蒴果附于花序柄顶端、下方有卷须。气微,味稍苦。以全草叶多,足干为好。
化学性质种子含蛋白质、氨基酸[1]、粘液质、皂甙。种子油的甘油酯中含二十(碳)烯-11-酸42%,棕榈酸3%,亚麻酸8%,亚油酸8%,油酸22%,硬脂酸2%,花生酸20%,低分子量酸和C22酸共5%[2]。风干种子含水分11%,灰分3%,总氮2%,有机磷酸化物2%,脂肪油32%。种子油特点是含氰脂约55%,其中49%是1氰-2-羟甲基-2-丙烯-1-醇的二脂肪酸酯,6%是1-氰-2-羟甲基-2-丙烯-3-醇的二脂肪酸酯。后者水解所得的脂肪酸为4,4二甲氧基-3-(甲氧甲基)丁酸[3]。此外尚分得芹黄酸、β-谷甾醇-β-D-半乳糖甙[4]。从叶中分及(+)-松醇,芹菜素-7-O葡糖甙酸(Apigenin-7-O-glucuronide)、金圣草素-7-O葡糖甙酸及木犀草素-7-O葡糖甙酸[5]。本植物提取物具有明显的杀虫活性,并从中分得三种黄酮甙元[6]。种子含脂质32.80%,其中有β-谷甾醇等[7]。
[1] CA 1989;110∶74090r。
[2] 江苏省植物研究所等.新华本草纲要.第3册.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138。
[3] CA 1970;73∶127743g。
[4] CA 1990;112∶195284g。
[5] CA 1989;111∶54183r。
[6] CA 1992;117∶64787d。
[7] CA 1994;120∶4586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