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刺黄柏
2023-02-02
更新时间:2023-02-02 18:47:40作者:百科
药材名称:苘实
名称出处:《唐本草》
概况异名:苘麻子、实(《圣济总录》),麻子(《产乳集验方》)。
基源:为锦葵科苘麻属植物苘麻的种子。
原植物:苘麻Abutilon theophrastic Medic.
余项参见“苘麻”条。
生药采集:10~11月果实成熟后采收。割取地上部分.晒干后用棒敲打.使种子落出,筛除杂质及果皮。药材主产于四川温江、大邑、宜宾,河南洛阳、南阳,江苏镇江、泰州、靖江、扬州,湖北宜昌、孝感等地。此外,安徽、江西、湖南、河北等地亦产。
鉴别
性状:种子类三角形或卵状扁肾形,端较尖,长径3.4~6mm,短径2.5~4.5mm,厚1.1~2mm;表面黑色或暗褐色,散有稀疏短毛,边缘凹陷处具淡棕色的种脐。种皮坚硬,剥落后可见胚根圆柱形,子叶折叠呈W字形,胚乳与子叶交错。气微,味淡。以籽粒饱满,无杂质者为佳。
显微 种子横切面:表皮细胞1列,扁长方形,有的分化成单细胞非腺毛,壁稍厚,微木化。下皮细胞1列,略径向延长。栅状细胞长柱形,长75~88μm,近外端处可见光辉带,壁极厚,下部壁木化,有时可见线形胞腔,近1/3处胞腔膨大,内含细小球状结晶,加20%硫酸,结晶不溶解。色素层细胞4~5列,扁长圆形,内含黄棕色或红棕色物。胚乳与子叶细胞含脂肪油与糊粉粒,子叶细胞另含草酸钙簇晶。(图见《中药志》.第3册.第2版,453页.图287)
理化:取样品粗粉0.1g,加乙醇5ml,在70℃温浸20分钟,滤过,滤液于水浴上蒸干,残渣加氯仿-乙醇(1∶1)0.5ml溶解供点样用,点于硅胶G板,以石油醚-乙醚(7∶4),展开,展距10cm,碘蒸气显色后观察层析图谱。(图见《中药志》.第3册.第2版.454页.图288)
贮藏:置阴凉干燥处。
化学性质含油15%~17%,其脂肪酸成分以亚油酸为主(58%),尚含组氨酸、精氨酸、酪氨酸、赖氨酸等。
新华本草纲要.第2册.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