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刺黄柏
2023-02-02
更新时间:2023-02-02 18:45:14作者:百科
药材名称:藜芦
名称出处:《本经》
概况异名:黑藜芦(通称),山葱(河北、山东、山西),人头发(四川)。
基源:为百合科藜芦属植物藜芦、毛穗藜芦、天目藜芦、毛叶藜芦、兴安藜芦的干燥根及根状茎。
原植物:以藜芦作中药的有5种植物,其中藜芦Veratrum nigrum L.[V.nigrum L.var.ussuriense Loes.f.;V,nigrum L.var.microcarpum Loes.f.;V.ussuriense(Loes.f.)Nakai]大部分地区均产,应用较为普遍。其它4种分别在产地或民间亦作藜芦入药。毛穗藜芦Weratrum maackii Regel(V.mandschuricum Loes.f.;V.oblongum Loes.f.)在东北及山东作藜芦入药。天目藜芦Veratrum schindleri Loes.f.(V.cavaleriei Loes.f.;V.maximowiczii auct.non Baker),又名邢氏藜芦(《中药志》),牯岭藜芦(《中国植物志》),在民间药用。毛叶藜芦Veratrum grandiflorum Loes.f.(V.puberulum Loes.f.),又名算藜芦(《中药志》)和兴安藜芦Veratrum dahuricum(Turcz.)Loes.f.(V.album L.var.dahuricum Turcz.)分别在当地作藜芦药用。
历史:《本经》始载之。《纲目》载入草部,毒草类。宋《图经本草》云:“今陕西山南东西州群皆有之。辽州(今山西阳县)、均州(今湖北均县)、解州(今山西解县)者尤佳。三月生苗。叶青,似初出棕心;又似车前。茎似葱白,青紫色,高5、6寸,上有黑皮裹茎,似棕皮。有花肉红色(与今日黑紫色的花不符)。根似马肠根,长4、5寸许,黄白色,2、3月采根,阴干。所说即本种。但古时混称“鹿葱”,这是不恰当的,鹿葱应是萱草的别名。
形态:多年生草本,高60~100cm。根状茎短圆柱形,具多数细长的须根,肉质,外皮黄白色。茎直立,基部有黑褐色棕毛状的叶柄残基。叶互生、近无柄;叶阔椭圆形,至卵状披针形,长达30cm,宽达10cm,先端渐尖,基部渐狭,下延成鞘状抱茎,上面青绿色,下面灰绿色,有强脉而具折。圆锥花序顶生,花序轴密披灰白色绵毛;花小、杂性,雄花通常生于花序轴下部,两性花常在上部以上;花被6片,黑紫色,开展或稍下反;雄蕊6,与花被片对生,花药肾形,背着,合生为1室,子房近方形,花柱3,3室,胚珠多数。蒴果长1.5~2cm;种子具翅。花期7~8月,果期9月。(图见《中药志》.第2册.第2版.彩图32)
生境与分布:生于海拔1200~3300m山谷、山地阴坡或灌木林下。分布于中国东北、河北、河南、山东、山西、内蒙古、江西、湖北、陕西、甘肃、新疆、四川。亚洲北部或欧洲中部也有分布。
毛穗藜芦与藜芦的主要区别在于:叶长倒披针形,长20~40cm,宽2~6cm,基部狭窄具短柄;圆柱花序疏生较短的侧生花序,侧生花序上的花梗明显短于主轴上的花梗。花果期7~9月。(图见《中药志》.第2册.第2版.582页.图436)生于海拔400~1700m的山地林下或高山草甸。分布于中国东北、内蒙古和山东。朝鲜、日本和原苏联西伯利亚东部也有分布。
天目藜芦与藜芦、毛穗藜芦的主要区别为:基生叶长椭圆形或披针形,长达36cm,宽2~6cm,基部渐狭成长柄状,下连叶鞘;茎生叶披针形,无柄;花被褐绿色至褐黑色,小花梗纤细,长5~10mm。花果期6~10月。(图见《中国植物志》.第14卷.22页.图版2∶5~8)生于海拔700~1350m的山坡林下荫湿处。分布于江西、江苏、浙江、安徽、湖南、湖北、广东、广西和福建。
毛叶藜芦与藜芦,毛穗藜芦、天目藜芦的主要区别为:包裹茎基部的叶鞘只具平行纵脉,无横脉,枯死后残留为纵的纤维束;基部叶矩圆形至矩状椭圆形,长达20cm,宽达10cm;茎上的叶由下而上渐小,广卵形,卵状披针形至线状披针形;花被绿白色或黄绿色,边缘有明显的啮蚀状牙齿。子房密生绵状毛。花果期7~8月。(图见《中国植物志》.第14卷.25页.图版3∶1~5)生于海拔2600~4000m的山坡林下或湿生草丛中。分布于中国江西、浙江、台湾、湖南、湖北、四川和云南。
兴安藜芦与以上4种藜芦的主要区别为:包裹茎基部的叶鞘只有平行纵脉,无横脉,枯死后残留为纵的纤维束;叶背面被银白色绒毛。花期6~8月。(图见《中药志》.第2册.第2版.582页.图435)生于草甸和山坡湿草地。分布于中国辽宁、吉林、黑龙江。朝鲜和原苏联西伯利亚也有。
生药栽培:宜冷凉而较阴湿的环境,对土壤选择不严,但以湿润、肥沃的壤土为好。用种子繁殖,育苗移栽。10月中、下旬采收成熟种子后播种,按行距22~25cm划行条播,深2~3cm,将种子和草木灰拌混后匀撒沟中,每亩用种量1~1.5kg。播后覆薄土稍加镇压。出苗后,注意中耕除草、匀苗和肥水管理。第2年冬初倒苗后移栽,按行距22~26cm开3~5cm深的条沟,以株距7~10cm栽种。栽后,每年结合中耕除草,追肥2次。春季出苗或返青后,施人畜粪水1次;冬季倒苗后,施堆肥、厩肥或草木灰1次。
采集:5~6月末抽花茎前采挖根部或连同少部分根状茎,除去地上部分的茎叶,洗净,晒干。或挖取全草,除去泥土,晒干。中国大部分地区均产。
鉴别
性状:藜芦茎基部常呈圆柱状,外层叶鞘为黑色的网状纤维束;与根茎接触部收狭。根茎圆柱形或圆锥形,长1~4cm,直径0.7~3cm,表面棕褐色,棕黄色或土黄色,根茎上生有可达30多条须根。须根细长,弯曲,完整者长10~20cm,直径1~5mm;表面黄褐色或灰褐色,上端具横皱纹及纵皱纹。质坚脆,易折断;断面白色,皮有腔隙,中心为淡黄色中柱,常与皮部分离。气微,味极苦,粉末有催嚏性。
毛叶藜芦与藜芦相比,外层叶鞘为非网状的纤维束。根茎多呈圆锥形,少呈圆柱形,直径可达6cm。须根数目可达数百条,常交织在一起,完整者长可达30cm,直径1~7mm。
兴安藜芦与藜芦相比,药材常较大,根茎直径可达7cm。茎基部呈圆锥状,外层叶鞘为土褐色、非网状的纤维束。根茎上密生众多须根,常多达百条至数百条,纵横交织在一起。
天目藜芦茎基呈圆柱状,叶鞘外层呈不透明的鳞片状,具棕褐色的网状纤维束。纤维束粗而硬,故凸起。根茎圆柱状,少见圆锥形,直径1.2~3cm,根茎下部常无须根或具稀疏须根,根皮部常脱落而残留有细而坚硬的中柱。
毛穗藜芦与天目藜芦相比,较小,根茎直径0.6~1.5cm。茎基部呈圆柱状,具棕褐色的网状纤维束,纤维束稀而软,故凹陷于叶鞘表面中。
显微 藜芦根横切面:表皮细胞略径向延长,外壁稍厚。下皮为2~3列类圆形细胞。皮层占根的大部分,靠外有腔隙,薄壁细胞含草酸钙针晶束,并含淀粉粒,针晶长约60μm。内皮层明显,内壁及侧壁增厚。中柱初生木质部13~14原型。韧皮部束位于木质部弧角间。中央髓部较小。根状茎横切面:最外为黑褐色的后生皮层,约3~4列细胞。皮层约占半径的1/3,有周木型叶迹维管束散在。内皮层细胞内壁及侧壁增厚。中柱有多数维管束散在,近内皮层处较密,多为外韧型,内部者多为周木型,尚可见自中柱鞘发生的根迹组织。(图见《中药志》.第2册.第2版.第579、580页.图429、430)
理化:取藜芦粉末1g用适量氨水湿润后,以氯仿10ml冷浸24小时,滤过,制备成样品液。以原藜芦碱A、B作为对照品。吸附剂为硅胶G。展开剂为苯-氯仿-异丙醇(8∶8∶2),氨水装于小容器内,置层析缸中,展距17cm。展层后取出,用改良碘化铋钾-碘碘化钾试剂(1∶1)为显色剂,样品液与标准品液在相应位置上有相同颜色的斑点。(图见《中药志》.第2册.第2版.第580页.图431)
贮藏:置阴凉干燥处。
化学性质藜芦属植物有30余种,中国有20余种,其根茎药用,主含生物碱。1984年统计已分得70多种生物碱,大体上按其基本骨架,可分为异甾和胆甾型两大类,已综述介绍[1]。现将主要品种成分介绍如下:
藜芦(Veratrum nigrum L.)含藜芦辛碱(Verazine)(3)、藜芦梅因碱(Veramarine)、原藜芦碱甲(Protoveratrine A)、双脱乙酰基原藜芦碱甲(Dideacetyl protoveratrine A)、计米定碱(Germidine)[2]、藜芦酰棋盘花碱(Veratroyl-zygadenine)[3]、脱乙酰基原藜芦碱甲(Deacetyl protoveratrine A)[4],红介芬碱(Rubijervine)、异红介芬碱(Isorubijervine)、藜芦明(Veramine)[5]、计莫林碱(Germerine)(1)、介芬碱(Jervine)(2)、新计木布定(Neogermbudine)、15-O-(2-甲基丁酰基)计明碱[15-O-(2-Methylbutyroyl)germine]、藜芦苏因宁碱(Verussurinine)(4)[6]、刺孢霉碱*(Echinuline)[7]。
另曾从黑藜芦中分得生物碱A、B、C、D、(Alkamine A、B、C、D)[27]。
毛穗藜芦[Vertrum maackii Regel]含藜芦嗪、当归酰棋盘花胺(Angeloylzygadenine)[8]、毛穗藜芦胺(Maackinine)、计吗尼特林碱(Germanitrine)、棋盘花胺(Zygadenine)、藜芦生宁(Verazinin)[9]。
天目藜芦[V.schindleri Lose.f.]根含天目藜芦碱(Tiemulilumine)、天目藜芦宁碱(Tiemulil-uminine)[10]。 兴安藜芦(Veratrum dahuricum Loes.f.)含介芬碱、假介芬碱(Pseudojervine)、藜芦胺(Veratramine)、藜芦托生碱(Veratrosine)、藜芦辛碱[11]、原藜芦因(Protoverine) 计明碱(Germine)、玉红介芬碱、藜芦胺碱、藜芦酰棋盘花碱、异玉红介芬碱、藜芦明[12]。 小藜芦[Veratrum mengtzeanum Loes.f.]须根含藜芦胺、藜芦胺N-氧化物(Veratramine N-oxide)、藜芦米林(Veramiline)、3,15-二当归酰基计明碱(3,15-Diangloyl-germine)、3-当归酰基计明碱(3-Angeloyl-jermine)、龙葵胺(即茄胺;Solanidine)、β-谷甾醇、β-谷甾醇硬脂酸酯、胡萝卜甙、蜡醇、硬脂酸[13]。 毛叶藜芦[Veratrum grandiflorum(Maxim.)Loes.f.]含藜芦胺、红介芬碱、茄胺、β-谷甾醇、11-去氧介芬碱(11-Deoxojervine)[14]、棋盘花辛碱(Zygacine)[15]、棋盘花酸δ-内酯-16-当归酸酯(Zygadentic acid δ-lactone-16-angelate)[16]、Veralosidine(即Etioline)[17]、Shinonomenine、Procevine[18]、Baikeine、Baikeidine[19]、Veratrene[20]、Dormantinone、Dormantinol[21,22]、Hakurirodine[23]、Hosukinidine、表红介芬碱(Epirubijervine)[24]、坦尼明碱(Teinemine)、异坦尼明碱(Isoteinemine)[25]、Veraflorizine[8,18]、叶含白藜芦醇(Resveratrol)(5)、羟基白藜芦醇(Oxyresveratrol)(6)、白藜芦醇-3-0-葡萄糖甙(Resveratrol-3-0-glucoside,即Piceid)(7)、羟基白藜芦醇-3-0-葡萄糖甙(Oxyresveratrol-3-0-glucoside)(8)、芹菜素-7-0-葡萄糖甙(Apigenin-7-0-glucoside)(9)、木犀草素-7-0-葡萄糖甙(Luteolin-7-0-glucoside)(10)、金圣草酚-7-0-葡萄糖甙(Chrysoeriol-7-0-glucoside)(11)[26]。狭叶藜芦(Veratrum stenphyllum Diels)含β-谷甾醇、木蜡酸、胡萝卜甙、藜芦酰棋盘花胺、当归酰棋盘花胺(Angeloylzygadenine)、棋盘花胺(Zygadenine)、β1-查茄碱(β1-Chaconine)、介藜芦胺(即介芬碱Jervine)、Etioline、狭叶藜芦碱甲[28,29]、乙[28]、丙、丁[30](Stenophylline A、B、C、D)。
[1] 药学学报,1984;19(4):309~320。
[2] Khim,Prir Soedin 1979;(3):412。
[3] CA 1980;92:72733P(Chem.Zvesti.1979;33(4),547-9)。
[4] Khim Prir Soedin,1979;(1):105。
[5] Khim Prir Soedin,1981;(4):527。
[6] Chem Phar Bull 1991;39(3):549。
[7] 中国中药杂志 1991;16(7):425。
[8] 中药通报 1986;11(5):294,1987;12(1):34。
[9] Chem.Pharm.Bull.1989;37(11):2920。
[10] 化学学报 1956;22(4):299。
[11] Khim Prir Soedtn 1980;(1):131。
[12] Khim Prir.Soedin 1984;(6):801-2。
[13] 云南植物研究 1987;9(3):359。
[14] Bull Chem Soc Japan 1965;38(8):1374。
[15] 药学杂志 1979;99:615。
[16] Chem.Pharm.Bull.1962;10(6):519。
[17] Tetrahedron Lett.1971;4251。
[18] Tetrahedron Lett.1978;4801。
[19] Tetrahedron Lett.1972;2961。
[20] Chem.Lett.1974;1477。
[21] Phytochemistry,1973;12(6):1509。
[22] Phytochemistry,1977;16(8):1247。
[23] Phytochemistry,1975;14:1295。
[24] Chem.Pharm.Bull.1979;27:2534。
[25] Phytochemistry,1977;16(10):1620。
[26] Phytochemistry,1992;31(9):3005。
[27]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81;(1):80。
[28] 药学学报 1984;19(2):131。
[29] 药学学报 1984;19(3):190。
[30] 药学学报 1984;19(6):4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