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刺黄柏
2023-02-02
更新时间:2023-02-02 17:57:11作者:百科
药材名称:狼尾草
名称出处:《本草拾遗》
概况异名:狼茅(《本草拾遗》),宿田翁(《陆玑诗疏》),草、小芒草(《植物名实图考》),黑狗尾草、大狗尾草(《四川中药志》)。
基源:为禾本科狼尾草属植物狼尾草的全草。其中有4种入药。
原植物:狼尾草Pennisetum alopecuroides(L.)Spreng.(Panicum alopecuroides L.),又名老鼠根、狗仔尾(《广州植物志》),光明草(湖南、江西)。
历史:始载于《本草拾遗》。《植物名实图考》所载狼尾草并非本种,但另列有草,即小芒草,所述所绘应是本种。
形态:多年生草本。秆直立,高30~120cm,在花序下密生柔毛。叶鞘光滑,两侧压扁,主脉呈脊;叶舌具长约2.5mm的纤毛;叶片线形,长10~80cm,宽3~8mm,先端长渐尖,基部生疣毛。圆锥花序直立,长5~25cm,宽1.5~3.5cm,刚毛粗糙,淡绿色或带紫色,长1.5~3cm;总梗长2~3(~5)mm;小穗常单生,偶有双生,线状披针形,长5~8mm,第一颖微小或缺,长1~3mm,膜质,先端钝,具1脉或脉不明显;第二颖卵状披针形,先端短尖,具3~5脉;第一小花中性,第一外稃与小穗等长,具7~11脉;第二外稃与小穗等长,披针形,具5~7脉,边缘包着同质的内稃;雄蕊3,花药顶端无毫毛。颖果长圆形,长约3.5mm。花果期夏秋季。(图见《中国植物志》.第10卷.第1分册.367页.图111:1-4)
生境与分布:生于海拔50~3200m的田岸、荒地、道旁及小山坡上。自中国东北经华北、华东、中南以至西南各地均有分布。日本、印度、朝鲜、缅甸、巴基斯坦、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大洋洲及非洲也有分布。
生药采集:夏、秋季采收全草。
药性功效:清肺止咳,明目,解毒。 《湖南药物志》:“明目,散血。治眼目赤痛。”
主治:肺热咳嗽,咯血,眼目赤肿疼痛,痈肿疮毒。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
临床应用单方应用:《福建药物志》:“治肺热咳嗽,咯血,目赤肿痛,痈肿疮毒:狼尾草全草9~15g,水煎服。”
食疗:《重庆草药》:“治咳嗽,咳血:大狗尾草根500g,炖猪心肺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