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刺黄柏
2023-02-02
更新时间:2023-02-02 17:51:35作者:百科
药材名称:草乌
名称出处:《中国药典》
概况基源:为毛茛科乌头属植物部分种类的干燥块根。
原植物:正品草乌一般指北乌头Aconitum kusnezoffii Reichb.和乌头A.carmichaeli Debx.以下几种也广泛作草乌用:黄草乌Aconitum vilmorinianum Kom(A.mairei Lévl.),又名草乌、大草乌、昆明堵喇(云南)。多根乌头Aconitum karakolicum Rap.(A.nepellus L.var.turkestanicum B.Fedtsch),又名草乌(新疆)。瓜叶乌头Aconitum hemsleyanum Priitz.(A.sczukinll Tuncz var.hemsleyanum Rapaics).又名藤乌(湖北、四川),草乌(湖北、湖南、四川)。圆锥乌头Aconitum paniculigerum Nakai(A.paniculigerum var.leiocarpum Nakai ex Kitag.;A.paniculigerum var.leiogynum Nakai f.glubrescens Nakai;A.subalpinum Barabov),又名草乌(东北)。松潘乌头Aconitum sungpanense Hand.-Mazz,又名草乌(青海、宁夏)。
形态:北乌头见“北乌头”条;乌头见“川乌头”条。黄草乌块根椭圆状球形或长圆柱状锥形,长2.5~7cm,粗约1cm。茎缠绕,长达4m,疏被反曲的短柔毛或几无毛,分枝。叶片坚纸质,五角形,长5~10cm,宽8~15.5cm,基部宽心形,3全裂达基部或近基部,中央全裂片宽菱形,急尖,侧全裂片斜扇形,不等2裂稍超过中部;叶柄与叶片近等长。花序3~6花;轴和花梗密被淡黄色反曲短柔毛;萼片紫蓝色,上萼片高盔形,高1.7~2cm,中部粗7~11mm,下缘长1.5~1.6cm,与外缘形成向下展的喙,侧萼片长1.3~1.4cm,花瓣唇长约6mm,微凹,距长约3mm,向后弯曲;雄蕊无毛,花丝全缘或有2枚小齿;心皮5。蓇葖直,无毛,长1.6~1.8cm。种子长约3mm,三棱形,只在一面密生横膜翅。8~11月开花。(图见《中国高等植物图鉴》.第1册.692页.图1383)
生境与分布:生于海拔2100~2500m间山地灌丛中。分布于四川、贵州及云南中部。
多根乌头与黄草乌的区别在于:茎直立。叶的小裂片狭线形。子房无毛或近无毛。花期7~8月。(图见《中国植物志》.第27卷.311页.图版27∶1-4)生于海拔1900m左右的山地草坡。分布新疆。原苏联哈萨克斯坦也有分布。
瓜叶乌头与上述2种乌头的区别在于:茎缠绕。叶3深裂至距基部约8mm处,中央全裂片梯状菱形。盔瓣高盔形,花瓣的距长达2mm,直形。花期8~10月。(图见《中国植物志》.第27卷.237页.图版:1-4)生于海拔1700~2200m山地林中或灌丛中。分布于陕西、河南、安徽、浙江、江西、湖南、湖北及四川。
圆锥乌头与上述种类的区别在于:茎直立。块根2个对生。叶3全裂达基部。花序轴及花梗被开展的柔毛,圆锥花序。花期8~9月。(图见《中国植物志》.第27卷.272页.图版59 1-3)生于海拔600~1200m间山地林缘或林中。分布于辽宁东南部、吉林东部。朝鲜也有分布。
松潘乌头见“火焰子”条。块根在陕西、青海、甘肃个别地区作草乌用。
生药采集:秋季茎叶枯萎时采挖块根,除去残茎、细根及泥沙,干燥。药材产于辽宁、河北、山东、山西、湖北、安徽、湖南、陕西、四川、贵州、云南。
鉴别
性状:①乌头 母根纺锤形至倒卵形,长2~5cm,直径1~2.5cm;表面灰褐色,有纵皱纹及突起的细根痕,上部有残留茎基。子根亦为纺锤形,表面较光滑,稍有细纵皱纹,上部一侧有与母根脱离后的疤痕。质坚硬,不易折断,切断面灰白色,形成层成环。 ②北乌头 母根不规则圆锥形,略弯曲,形如乌鸦头,长2~7cm,直径0.6~1.8cm;表面暗棕色或灰褐色,皱缩有纵皱纹,有时具突起的支根,上面常有残茎或茎痕。子根附生于母根上,表面光滑而形较小。质坚硬,难折断,切断面灰白色或暗灰色,粉性,可见多角形的形成层环纹。气微,味辛、辣、麻舌(有毒,尝时需注意)。以个大,质坚实、断面灰白色为佳。
显微 ①乌头横切面:与北乌头相似,但皮层中石细胞稀少,类长方形。(图见《中药志》.第1册.图93) ②北乌头子根横切面:后生皮层为棕黄色栓化细胞,皮层中有石细胞,单个散在或2~5个成群,类长方形或长圆形;内皮层明显。韧皮部宽广,筛管群随处可见,形成层环常为不规则多角形或类圆形。木质部束中的导管1~4裂或数个相聚,位于形成层内侧。髓较大,薄壁细胞中充满淀粉粒。母根的形成层外侧有韧皮纤维群。(图见《中药志》.第1册.第2版.130页.图92) 北乌头粉末;灰棕色。 ①淀粉粒单粒类圆形,直径2~23μm,有的脐点隐约可见,呈点状、人字状、十字状、星状或短缝状,大粒层纹隐约可见;复粒由2~16分粒组成。 ②石细胞大多无色,与后生皮层细胞连结的显棕色,类方形、类长方形、类圆形、梭形或长三角形,直径20~234μm,长至465μm,壁厚薄不一,3~18μm,壁厚者层纹明显,纹孔细小,有的胞腔内含棕色物或淀粉粒。 ③后生皮层细胞棕色或深棕色,完整者类方形或长多角形,直径25~133μm,壁微弯曲,不均匀增厚,有的呈瘤状突入细胞腔。 ④网纹具缘纹孔、螺纹导管直径17~54μm,有的导管分子极短,连接不整齐。(图见《中药材粉末显微鉴定》.129页.图58)
理化:①取样品粉末:2g,加10%碳酸钠湿润,加苯冷浸过液,滤取萃液,用2%盐酸提出生物碱,加浓氨水碱化,再用乙醚提取,取乙醚液点于碱性氧化铝板上,以中乌头碱、乌头碱、次乌头碱为对照,以乙醚-石油醚(10·1)为展开剂,展距16cm,用碘蒸气熏,斑点均显棕色。(图见《中药志》.第1册.第2版.131页.图94) ②取样品粉末3g,加10%氨水4ml湿润,加氯仿50ml,振摇10分钟后浸渍24小时,滤过,回收氯仿至2ml,点于硅胶G板上,以乌头碱为对照,层析缸内放氨水小瓶,饱和15分钟,以正乙烷-乙酸乙脂-乙醇(6.4∶3.6∶1)为展开剂,展开后,用碘蒸气显色。(图见《中药材薄层色谱鉴别》.38页.图21-2-A) ③取样品粉末5g,以10%碳酸钠2ml湿润,加氯仿20ml冷浸7天,滤过,滤液点于硅胶G板上,以新乌头碱、乌头碱、次乌头碱为对照,以乙醇-氯仿-甲醇(1∶2.1)为展开剂,展开后,置可见光下检视。(图见《中药材薄层色谱鉴别》.39页.图21-4)
加工炮制:①生草乌 取原药材,除去杂质及残茎,洗净,捞出,干燥。 ②制草乌 取草乌,大小个分开,用水浸至内无干心,取出,蒸6~8小时或煮4~6小时,至取大个及实心者切开,内无白心、口尝微有麻舌感时,取出,晾至六成干再闷润后切薄片,干燥。
贮藏:置通风干燥处,防蛀,生草乌应专库贮藏。
化学性质野生乌头块根含海帕乌头碱(Hypaconitine)0.05%~0.21%,美沙乌头碱(Mesaconitine)0.03%~0.11%,含微量的乌头碱0.02%;栽培品含次乌头碱0.06%~0.12%,美沙乌头碱0.03%~0.09%,乌头碱0.02%。还含塔拉乌头胺(Talatisamine)、川乌碱乙(Karakoline)、Carmichaeline、尼奥林(Neoline)、准噶尔乌头碱(宋果灵,Songorine)、附子灵碱(15-α-Hydroxyneoline、Fuziline)及附片中强心升压成分去甲猪毛菜碱(Salsolinol)[1]。尚含14-乙酰塔拉乌头胺,异塔拉乌头定(Isotalatizidine),脂乌头碱(Lipoaconitine),Lipohypoaconitine,Lipomesacontine, Hokbusine A、B[2-4]。另含聚糖A、B、C、D,阿朴菲生物碱附子亭碱(Fuzitine)[6]。北乌头含乌头碱,海帕乌头碱,美沙乌头碱,去氧乌头碱(Deoxyaconitine),北乌碱(Beiwutine)[7]。黄草乌含黄草乌碱甲、丙、丁(VilmorrianineA、C)、滇乌碱(Yunacomtine)[7,8],黄乌宁(Vilmorinine)、黄乌生(Vilmorisine)、黄乌亭(Vilmoritine)[9],以及黄草乌酮(Vilmorrianone)、塔拉堤定(Talatisidine)、异塔拉堤定(Isotalatisidine)、塔拉乌头胺(Talatisamine)等[10,11]。
圆锥乌头含美沙乌碱、海帕乌碱,以及Heterophylloidine、Noradrenaline、Paniculatine[12]。
多根乌头含乌头碱0.67%,还含川乌碱乙(Karakoline)、多根乌头定碱(Karakolidine)、欧乌碱(Napelline)、准噶尔乌头胺(Songoramine)、宋果灵、乙酰欧乌碱(Acetylnapelline)、多根乌头明碱(Karakomine)、以及苯基-β-萘胺(Phenyl-β-naphthylamine)、异波定碱(Isoboldine)[2,3]。
瓜叶乌头含瓜叶乌头碱甲、丙(Guayewuanine A、C),滇乌碱,乌头碱,3-乙酰乌头碱等[2,13]。
[1] 新华本草纲要.第1册.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100。
[2] 同上 1988:102,107。
[3] 药学杂志(日) 1984;104(8):848。
[4] J Nat Prod 1983;46:178。
[5] 植物学报 1982;24(6):591。
[6] Chin Chem hett 1991;2(10):787。
[7] 中药通报 1981;6(6):38。
[8] 化学学报 1981;39:147。
[9] 化学学报 1992;50(4):405。
[10]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1991;3(1):35。
[11] Planta Med 1991;57(3):275。
[12] Dictionary of Alkaloids Chapman & Hall Lta,1989:497。
[13] 中草药 1993;24(2):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