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刺黄柏
2023-02-02
更新时间:2023-02-10 02:16:15作者:百科知识库
盐酸昂丹司琼的药理
1.药效学本药为选择性5-羟色胺3(5-HT3)受体拮抗剂,是一种新型强效止呕药。其作用机制为:化疗和放疗等因素可使5-羟色胺(5-HT)从消化道的嗜铬细胞中游离出来,与存在于消化道粘膜的迷走神经传入末梢中的5-HT3受体结合,进而刺激呕吐中枢,诱发呕吐。一般认为,本药是通过阻断此处的5-HT3受体而发挥止吐作用的。本药选择性较高,因而没有其它止吐药的不良反应(如锥体外系反应、过度镇静等)。
2.药动学本药口服吸收迅速,单次口服8mg后,血药浓度达峰时间(Tmax)约为1.5小时,血药浓度峰值(Cmax)为30ng/ml,绝对生物利用度(F)约60%,食物可提高生物利用度。口服后迅速分布到全身各组织,但在脑脊液中含量很少。血浆蛋白结合率为70%-76%,表观分布容积为140L。肌内注射4mg后,Tmax为0.38小时,Cmax为31.9ng/ml。静脉注射结束后血药浓度即达高峰,单次注射8mg(超过5分钟),Cmax为80ng/ml;若注射时间超过30分钟,Cmax可增至96-136ng/ml;若静脉注射4mg,Cmax则为42.9ng/ml。通过结肠插管或保留灌肠给药8mg后,Tmax为1.1-1.3小时,Cmax为26-28ng/ml,生物利用度为58%-74%。直肠给药后,生物利用度为75.3%-126.6%,Tmax为2.9-4.4小时。静脉注射后曲线下面积(AUC)为156-226(ng·h)/ml,肌内注射AUC为161(ng·h)/ml,直肠给予16mg后,AUC为140(ng·h)/ml。无论口服给药或静脉注射,本药在体内的代谢相似,主要经肝脏代谢,消除半衰期约为3小时。本药肾脏清除率为0.262-0.381L/(kg·h),代谢产物约44%-60%经肾脏排泄(其中原形药物不足50%),约25%随粪便排出;尚不清楚是否可经人类乳汁分泌,但动物实验发现可由大鼠的乳汁排泄。
老年人口服后,本药消除半衰期约5小时,生物利用度略高(65%);严重肝功能不全者口服后,本药清除率可显著减少,消除半衰期可延长至15-32小时,生物利用度接近100%。另外,女性用药后,绝对生物利用度高于男性,清除率低于男性,表观分布容积小于男性,因此女性的血药浓度高于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