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手机版

利多卡因的不良反应

更新时间:2023-02-10 02:14:53作者:百科知识库

利多卡因的不良反应

利多卡因的不良反应

不良反应常见,多数与剂量及长时间应用有关。

1.精神神经系统 与血药浓度直接相关,可有头昏、目眩、倦怠、言语不清、感觉异常、肌肉震颤、惊厥、意识障碍。

2.心血管系统 大剂量可产生严重窦性心动过缓、心脏停搏、严重房室传导阻滞及心肌收缩力减低,遇此应及时停药,必要时用阿托品、异丙肾上腺素或起搏器治疗;血压下降时给予吸氧、纠正酸中毒及升压药。也有发生室上性心动过速及扭转性心律失常的报道。

3.呼吸系统 在极高血药浓度下可引起呼吸停止。据临床观察,用本药气雾剂治疗顽固性咳嗽,给予40mg剂量后气道阻力有所增加。脊髓注射或外用本药均可能引起致命的支气管痉挛。成人可出现呼吸窘迫综合征,但少见。毒性反应发生时,有呼吸改变与呼吸肌痉挛。

4.过敏反应 少有红斑样皮疹及血管神经性水肿等表现且通常轻微,严重者可致呼吸停止。

5.免疫毒性 据报道,本药在体外能抑制人体白细胞的随机性运动和吞噬能力。

6.其它 (1)血小板减少、高铁血红蛋白血症。(2)恶心、呕吐等。(3)眼科局麻导致暂时性视力丧失。

[国外不良反应参考]

1.中枢神经系统 肠道外给药时,中枢神经系统毒性是本药主要的不良反应。也有不慎口服本药后出现中枢神经系统中毒的报道。(1)可有头昏、目眩、视力障碍、感觉异常(如热感、冷感)、定向力障碍、嗜睡、欣快感、震颤、抽搐等,尤其易在药物血浆浓度超过5μg/ml时发生。严重的不良反应常常以嗜睡及感觉异常为先兆。(2)有癫痫发作的个案报道。(3)有出现精神障碍的报道,一般在停用本药后恢复。持续发病者可用三氟拉嗪治疗。

2.心血管系统 (1)在使用治疗量和过量的本药后均有发生心脏停搏的报道。(2)对心电图的影响:治疗量的本药对心电图的改变可忽略不计,但在有下束支病变的患者则可能发生完全房室传导阻滞。本药的中毒水平(血浆浓度高于5μg/ml)与奎尼丁相似,其特征性变化为QRS波群加宽、PR间期延长、室性快速心律失常以及心脏传导阻滞。(3)有硬膜外麻醉时发生低血压的报道。(4)有升高心脏除颤阈值的报道。(5)据报道在动脉周围注射本药混合物后曾出现继发于动脉痉挛的血管功能不全。(6)可有血栓性静脉炎。

3.皮肤 (1)使用5%利多卡因-丙胺卡因(商品名为恩纳)软膏:常见皮肤苍白或红斑、温度觉改变、浮肿、瘙痒。红斑通常不伴有自觉症状,呈一过性。偶见皮疹、荨麻疹及变应性的接触性皮炎(如水肿、触痛、红斑、水疱)。儿童罕见瘀点或紫癜。(2)使用5%利多卡因贴剂(商品名为Lidoderm)后,用药部位可出现红斑、荨麻疹、水肿或感觉异常。这些反应通常较轻微,且为一过性,在数分钟或数小时内可自然缓解。(3)注射部位疼痛,但较其它局麻药轻微。

4.呼吸系统 据报道,本药胶浆剂(jelly)曾在手术中造成气道阻塞,使吸气相和呼气相的通气时间都延长。

5.代谢/内分泌系统 可出现卟啉病。

6.血液 有出现高铁血红蛋白血症的报道。

7.消化系统 罕见味觉障碍。

8.泌尿生殖系统 局部给药时罕见尿道炎(如烧灼、触痛、肿胀、尿道刺激)。尚有组织坏死的报道。

9.肌肉骨骼系统 重症肌无力:从理论上讲,本药的作用机制可诱发或加重重症肌无力,但目前尚无临床资料报道这种潜在的不良反应。另外,有案例报道,重症肌无力患者在硬膜外麻醉中使用1.5%-2%本药控制有效。

10.其它 (1)少见高敏反应(如皮肤损害、荨麻疹、支气管痉挛、水肿、休克或过敏样反应)。(2)有出现脊椎旁脓肿的个案报道。(3)口腔科局麻中可有持久的口唇麻木、震颤或浮肿。

本文标签:药学  西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