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刺黄柏
2023-02-02
更新时间:2023-02-10 02:09:35作者:百科知识库
荨麻疹是一种常见的过敏性皮肤病,在接触过敏原或体内存在致病因子时,会在身体不特定的部位表现出其病症,一般可能体现为:冒出一块块形状、大小不一的红色斑块,这些产生斑块的部位,会发生发痒的情形,如果没有停止接触过敏原并加以治疗,出疹发痒的情形就会加剧。医学上认为荨麻疹的病理原理作用是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决定的。
首先,此病的皮疹表现就像人接触了植物荨麻(Nettle),所导致的皮肤损害相似,故称其为荨麻疹。病征表现为全身泛发性风团型皮肤损害,皮疹来去迅速,消退不留痕迹,自觉痒甚,可伴有全身症状和内脏损害,如发烧、腹痛、腹泻或其他全身症状。
其次,此病分为急性荨麻疹、慢性荨麻疹、血管神经性水肿与丘疹状荨麻疹等,常缠绵多年不愈;发病原因是由某些食物、药物、感染、花粉及其他吸入物以及精神因素、物理因素。同时全身性疾病、遗传素质等也可成为荨麻诊发病的原因。
再次,此病的发病机理是人体内有很多刺激性物质可引起荨麻疹,这些刺激性物质统称为介质,其中组织胺便是引起本病发生的最主要介质。
最后,组织胺常常在第一型变态反应过程中所产生,当机体处于敏感状态时,抗体lge吸附于肥大细胞表面,这时若机体再受致敏物质的刺激,则在该细胞表面上可发生抗原抗体反应。结果组织胺这种介质可从肥大细胞中释出并作用于皮肤血管而发生风团样损害。
以上就是关于荨麻疹的病理原理的介绍,希望通过对这一原理的介绍能加深朋友们对这一病理的深入理解,帮助患者进行治疗。
【本文资料来源于互联网,不保证信息的准确性、有效性、及时性和完整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