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手机版

辛字润肺膏

更新时间:2023-02-10 01:55:23作者:百科知识库

辛字润肺膏

辛字润肺膏的基本资料,古籍论述1条,相关中药材3味。

辛字润肺膏的基本资料

辛字润肺膏(《十药神书》)

处方羊肺1具 杏仁(净研)柿霜 真酥 真粉各30克 白蜜60克

功能主治养阴润肺。治久嗽肺燥,肺痿。

用法用量先将羊肺洗净,次将余五味入水搅粘,灌入肺中,白水煮熟,食用。

辛字润肺膏古籍论述

辛字润肺膏《增订十药神书》

久嗽肺燥肺痿。羊肺(一具)杏仁(净研)柿霜 真酥 真粉(各一两)白蜜(二两)上先将羊肺洗净,次将五味入水搅粘,灌入肺中,白水煮熟,如常服食,前七药相间服之亦佳。真粉真酥并柿霜,杏仁净研两平当。蜜加二两调粘用,灌入肺中水煮尝。

辛字润肺膏相关中药材

1、羊肺

来源为牛科动物山羊或绵羊的肺。

功能主治补肺气,调水道。治肺痿咳嗽,消渴,小便不利或频数。①《别录》:“补肺,主咳嗽”②《千金·食治》:“止渴,治小便多,伤中,补虚不足,去风邪”③《纲目》:“通肺气,利小便,行水解毒”

2、柿霜

来源为柿科植物柿的果实(柿子)制成“柿饼”时外表所生的白色粉霜。

性状柿霜为白色粉状,易潮解。柿霜饼:呈扁圆形,底平,上面微隆起,直径约6厘米,厚约6毫米,灰白色,平滑,易碎裂。气弱,味甜,并有清凉感。

功能主治清热,润燥,化痰。治肺热燥咳,咽干喉痛,口舌生疮,吐血,咯血,消渴。①《滇南本草》:“治气膈不通。”②《滇南本草图说》:“消痰止嗽。”③《本草蒙筌》:“治劳嗽。”④《纲目》:“清上焦心肺热,生津止渴,化痰宁嗽,治咽喉口舌疮痛。”⑤《本草求真》:“治肠风痔漏。”⑥《随息居饮食谱》:“清肺。治吐血、咯血,劳嗽,上消。”

3、杏仁

别名杏核仁,杏子,木落子,苦杏仁,杏梅仁,杏核仁,甜梅。

来源为蔷薇科植物杏或山杏等味苦的干燥种子。夏季果实成熟时采摘,除去果肉及核壳,取种仁,晾干。置阴凉干燥处,防虫蛀。

生境分布主产东北、华北各省。

性状干燥种子,呈心脏形略扁,长1~1.5厘米,宽约1厘米左右,顶端渐尖,基部钝圆,左右不对称。种皮红棕色或暗棕色,自基部向上端散出褐色条纹,表面有细微纵皱;尖端有不明显的珠孔,其下方侧面脊棱上,有一浅色棱线状的种脐,合点位于底端凹入部,自合点至种脐,有一颜色较深的纵线,是为种脊,种皮菲薄,内有乳白色肥润的子叶两片,富于油质,接合面中间,常有空隙,胚根位于其尖端,味苦,有特殊的杏仁味。以颗粒均匀、饱满肥厚、味苦、不发油者为佳。杏仁有甜、苦之分,栽培杏所产者甜的较多,野生的一般均为苦的。从原植物来看,西伯利亚杏、辽杏及野生山杏的杏仁为苦杏仁,而杏及山杏的栽培种的杏仁有些是苦杏仁,有些是甜杏仁。

功能主治祛痰止咳,平喘,润肠。治外感咳嗽,喘满,喉痹,肠燥便秘。①《本经》:“主咳逆上气雷鸣,喉痹,下气,产乳金疮,寒心奔豚”②《本草经集注》:“解锡、胡粉毒”③《别录》:“主惊痫,心下烦热,风气去来,时行头痛,解肌,消心下急,杀狗毒”④《药性论》:“治腹痹不通,发汗,主温病。治心下急满痛,除心腹烦闷,疗肺气咳嗽,上气喘促。入天门冬煎,润心肺。可和酪作汤,益润声气。宿即动冷气”⑤崔禹锡《食经》:“理风噤及言吮不开”⑥《医学启源》:“除肺中燥,治风燥在于胸膈。《主治秘诀》云,润肺气,消食,升滞气”⑦《滇南本草》:“止咳嗽,消痰润肺,润肠胃,消面粉积,下气,治疳虫”⑧《纲目》:“杀虫,治诸疮疥,消肿,去头面诸风气鼓疱”

备注除上述品种外,以下两种同属植物的种子亦同等使用。其形态特点:①西伯利亚杏 叶片卵形或阔卵形,叶基部圆形或稍狭,边缘具细钝齿,背面脉腋常具有白色柔毛。花梗极短或缺如。核果球形,果肉薄,直径约2厘米,成熟时开裂。分布东北、内蒙古、河北、山西。②辽杏 大部分的特征与杏相同,但其叶基部很少呈心形,边缘有粗而深锐的重锯齿,花梗一般较萼筒为长,无毛。核边缘圆钝。分布东北。

本文标签:药学  方剂大全  
上一篇:新碧桃仙片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