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刺黄柏
2023-02-02
更新时间:2023-02-10 01:45:04作者:百科知识库
白及粥的基本资料,相关中药材4味。
处方白及粉15克 糯米100克 大枣5个 蜂蜜25克
制法用糯米、大枣、蜂蜜加水煮粥至将熟时,将白及粉入粥中,改文火稍煮片刻,待粥汤稠粘时即可。
功能主治补肺止血,养胃生肌。适用于肺胃出血病,包括肺结核、支气管扩张、胃及十二指肠溃疡出血等。
用法用量每日2次。温热食,10天为一疗程。
注意不得与附子粥、乌头粥同吃。
别名稻米,江米,元米。
来源为禾本科植物稻(糯稻)的种仁。
功能主治补中益气,治消渴溲多,自汗,便泄。①《别录》:“温中,令人多热,大便坚。”②孙思邈:“脾病宜食,益气止泄。”③孟诜:“治霍乱后吐逆不止,清水研一碗,饮之。”④《本草拾遗》:“主消渴。”⑤《四产本草》:“主痔疾,(糯米)以骆驼脂作煎饼服之,空腹与服。”⑥《食性本草》:“能行荣卫中血积。解芫菁毒。”⑦《纲目》:“暖脾胃,止虚寒泄痢,缩小便,收自汗,发痘疮。”
2、蜂蜜别名蜂糖,蜜糖,石蜜,石始,食蜜,白蜜,白沙蜜,沙蜜,蜂糖,石饴。
来源为蜜蜂科昆虫中华蜜蜂等所酿的蜜糖。
生境分布分布很广。目前全国大部分地区养殖的品种主要是意大利蜜蜂。全国大部地区均产。
性状为稠厚的液体,白色至淡黄色(白蜜),或橘黄色至琥珀色(黄蜜)。夏季如清油状,半透明,有光泽;冬季则易变成不透明,并有葡萄糖的结晶析出,状如鱼子。气芳香,味极甜。以水分小,有油性,稠如凝脂,用木棒挑起时蜜汁下流如丝状不断,且盘曲如折叠状,味甜不酸,气芳香,洁净无杂质者为佳。
功能主治补中,润燥,止痛,解毒。治肺燥咳嗽,肠燥便秘,胃脘疼痛,鼻渊,口疮,汤火烫伤,解乌头毒。①《本经》:“主心腹邪气,诸惊痫痓,安五脏诸不足,益气补中,止痛解毒,和百药。”②《别录》:“养脾气,除心烦,食饮不下,止肠澼,肌中疼痛,口疮,明耳目。”③《本草拾遗》:“主牙齿疳匿,唇口疮,目肤赤障,杀虫。”④《本草衍义》:“汤火伤涂之痛止,仍捣薤白相和。”⑤《纲目》:“和营卫,润脏腑,通三焦,调脾胃。”
备注另有一种有毒性的蜂蜜,在日本常自石楠科植物的花蜜得来。
3、白及别名白根,地螺丝,白鸡儿,白鸡娃,连及草,羊角七,甘根,白根,白给,白芨,冰球子,白乌儿头,千年棕,君球子,一兜棕,皲口药,利知子,臼根,白鸟儿头,君求子。
来源为兰科植物白及的块茎。8~11月采挖,除去残茎、须根,洗净泥土,经蒸煮至内面无白心,然后撞去粗皮,再晒干或烘干。
生境分布生长于山野川谷较潮湿处。分布河南、陕西、甘肃、山东、安徽、江苏、浙江、福建、广东、广西、江西、湖南、湖北、四川、贵州、云南等地。
性状干燥块茎略呈掌状扁平,有2~3个分歧,长1.5~4.5厘米,厚约0.5厘米。表面黄白色,有细皱纹,上面有凸起的茎痕,下面亦有连接另一块茎的痕迹,以茎痕为中心,周围有棕褐色同心环纹,其上有细根残痕。质坚硬,不易折断。横切面呈半透明角质状,并有分散的维管束点。气无,味淡而微苦,并有粘液性。以根茎肥厚,色白明亮,个大坚实,无须根者为佳。主产贵州、四川、湖南、湖北、河南、浙江、陕西等地;此外,安徽、云南、江西、甘肃、江苏、广西等地亦产。
功能主治补肺,止血,消肿,生肌,敛疮。治肺伤咳血,衄血,金疮出血,痈疽肿毒,溃疡疼痛,汤火灼伤,手足皲裂。①《本经》:“主痈肿恶疮败疽,伤阴死肌,胃中邪气,贼风痱缓不收。”②《别录》:“除白癣疥虫。”③《药性论》:“治结热不消,主阴下痿,治面上皯疱,令人肌滑。”④《唐本草》:“手足皲拆,嚼以涂之。”⑤《日华子本草》:“止惊邪、血邪,痢疾,赤眼,症结,发背,瘰疬,肠风,痔瘿,刀箭疮扑损,温热疟疾,血痢,汤火疮,生肌止痛,风痹。”⑥《本草图经》:“治金疮不瘥,痈疽方中多用之。”⑦李杲:“止肺血。”⑧《滇南本草》:“治痨伤肺气,补肺虚,止咳嗽,消肺痨咳血,收敛肺气。”⑨《中国药植图鉴》:“治矽肺。”
4、大枣别名干枣,美枣,良枣,红枣,木蜜,干枣,干赤枣,胶枣,南枣,白蒲枣,半官枣,刺枣,枣子。
来源为鼠李科植物枣的成熟果实。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拣净杂质,晒干。或烘至皮软,再行晒干。或先用水煮一滚,使果肉柔软而皮未皱缩时即捞起,晒干。
生境分布一般多为栽培。分布全国各地。全国大部分地区有产,主产于河北、河南、山东、四川、贵州等地。
性状果实略呈卵圆形或椭圆形,长约2~3.5厘米,直径约1.5~2.5厘米。表面暗红色,带光泽,有不规则皱纹,果实一端有深凹窝,中具一短丽细的果柄,另一端有一小突点。外果皮薄,中果皮肉质松软,如海绵状,黄棕色。果核纺锤形,坚硬,两端尖锐,表面暗红色。气微弱,味香甜。以色红、肉厚、饱满、核小、味甜者为佳。
功能主治补脾和胃,益气生津,调营卫,解药毒。治胃虚食少,脾弱便溏,气血津液不足,营卫不和,心悸怔忡。妇人赃躁。①《本经》:“主心腹邪气,安中养脾,助十二经。平胃气,通九窍,补少气、少津液,身中不足,大惊,四肢重,和百药。”②《本草经集注》:“煞乌头毒。”③《别录》:“补中益气,强力,除烦闷,疗心下悬,肠僻澼。”④《药对》:“杀附子、天雄毒。”⑤孟诜:“主补津液,洗心腹邪气,和百药毒,通九窍,补不足气,煮食补肠胃,肥中益气第一,小儿患秋痢,与虫枣食,良。”⑥《日华子本草》:“润心肺,止嗽。补五脏,治虚劳损,除肠胃癣气。”⑦《珍珠囊》:“温胃。”⑧李杲:“温以补脾经不足,甘以缓阴血,和阴阳,调营卫,生津液。”⑨《药品化义》:“养血补肝。”⑩《本草再新》:“补中益气,滋肾暖胃,治阴虚。”⑾《中国药植图鉴》:“治过敏性紫斑病、贫血及高血压。”
备注大枣因加工的不同,而有红枣、黑枣之分。入药一般以红枣为主。
警告!本文使用信息聚合技术汇集而成,仅作学习、研究之用,切不可照本宣科、照猫画虎,身体有恙应尽早就医。本文资料绝大部分注明了出处,但不对信息的正确性负责,更不对使用本文信息导致的后果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