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刺黄柏
2023-02-02
更新时间:2023-02-10 01:34:51作者:百科知识库
拔根提毒丹的基本资料,相关中药材3味。
处方升药1钱,陈降药2钱,银朱5分,生石膏8钱。
制法擂至无声。
功能主治一切远年近日破溃疮疡。
用法用量或掺患上,或糯米饭捶溶作条,插入患孔,5日1换。4-5次除根完。
别名灵砂,心红,水华朱,猩红,紫粉霜。
来源为人工制成的赤色硫化汞。
功能主治攻毒,杀虫,燥湿,劫痰。治疥癣恶疮,痧气心腹痛。①《证类本草》:“灵砂:养神,益气明目,通血脉,止烦满,益精神。”②《本草蒙筌》:“银朱:杀虫、虱。”③《医学入门》:“银朱:杀疮虫,治脑风,熏厉风疮,能收水去毒。”④《纲目》:“银朱:破积滞,劫痰涎,散结胸,疗疥癣恶疮,杀虫及虱,功同粉霜。”“砂:主上盛下虚,痰涎壅盛,头旋吐逆,霍乱反胃,心腹冷痛,升降阴阳,既济水火,调和五脏,补助元气,研末糯米为丸,枣汤服。”⑤《东医宝鉴》:“灵砂:定心藏怔忡。”⑥《本草正》:“灵砂:治小儿惊吐。”⑦《本草便读》:“银朱:燥湿提脓。”
2、升药别名红升,黄升,红粉,灵药,三白丹,三仙散,小升丹,三仙丹,升丹。
来源为粗制氧化汞。
性状①红升(《外科传薪集》)又名:三仙红升丹(《集成良方三百种》),红粉。为橙红色或橙黄色块状物或粉末。块状者,厚约2毫米,一面光滑,略有光泽,一面较为粗糙,呈蜂窝状。质重而脆。气无,露于日光下颜色变深。以红色、片状、有光泽者为佳。②黄升(《疡科遗编》)又名:黄升丹(《疡科遗编》)。为黄色或橙黄色的块状物或粉末,余同红升。以黄色、片状,有光泽者为佳。上述药材,各地均有制造,以河北、湖北、湖南、江苏等地产量较大。
功能主治搜脓,拔毒,去腐,生肌。治痈疽,疔疮,梅毒,下疳,一切疮疡肉暗紫黑,疮口坚硬,久不收口。①《张氏医通》:“治霉疮结毒。”②《吴氏医方汇编》:“治一切阳症腐烂太甚者。”③《沈氏经验方》:“治痈疽烂肉未清,脓水未净。”④《痴医大全》:“提脓长肉。”⑤《集成良方三百种》:“治痈疽疔毒溃后。”
3、石膏别名大石膏,玉大石,白虎,冰石,细理石,细石,软石膏,寒水石。
来源为硫酸盐类矿物石膏的矿石。一般于冬季采挖,挖出后,去净泥土及杂石。
生境分布产湖北、安徽、河南、山东、四川、湖南、广西、广东、云南、新疆等地。
性状为长块状或不规则形纤维状的结晶集合体,大小不-。全体白色至灰白色。大块者上下二面平坦,无光泽及纹理。体重质松,易分成小块,纵断面具纤维状纹理,并有绢丝样光泽。无臭,味淡。以块大色白、质松、纤维状、无杂石者为佳。烧之,染火焰为淡红黄色,能熔成白色磁状的碱性小球。烧至120℃时失去部分结晶水即成白色粉末状或块状的煅石膏。
功能主治生用解肌清热,除烦止渴。治热病壮热不退,心烦神昏,谵语发狂,口渴咽干,肺热喘急,中暑自汗,胃火头痛、牙痛,热毒壅盛,发斑发疹,口舌生疮。煅敷生肌敛疮。外治痈疽疮疡,溃不收口,汤火烫伤。①《本经》:“主中风寒热,心下逆气,惊喘,口干舌焦,不能息,腹中坚痛,产乳,金疮。”②《别录》:“除时气头痛身热,三焦大热,皮肤热,肠胃中膈热,解肌发汗,止消渴烦逆,腹胀暴气喘息,咽热。亦可作浴汤。”③《药性论》:“治伤寒头痛如裂,壮热,皮如火燥,烦渴,解肌,出毒汗,主通胃中结,烦闷,心下急,烦躁,治唇口干焦。和葱煎茶去头痛.”④《日华子本草》:“治天行热狂,下乳,头风旋,心烦躁,揩齿益齿。”⑤《珍珠囊》:“止阳明头痛,止消渴,中暑,潮热。”⑥《用药心法》:“胃经大寒药,润肺除热,发散阴邪,缓脾益气。”⑦《本草衍义补遗》:“研为末,醋研丸如绿豆大,以泻胃火、痰火、食积。”⑧杨士瀛:“煅过最能收疮晕,不至烂肌。”⑨《本草蒙筌》:“胃脘痛甚,吞服。”⑩《长沙药解》:“清心肺,治烦躁,泄郁热,止燥渴,治热狂,火嗽,收热汗,消热痰,住鼻衄,调口疮,理咽痛,通乳汁,平乳痈,解火灼,疗金疮。”⑩《本草再新》:“治头痛发热,目昏长翳,牙痛,杀虫,利小便。”
警告!本文使用信息聚合技术汇集而成,仅作学习、研究之用,切不可照本宣科、照猫画虎,身体有恙应尽早就医。本文资料绝大部分注明了出处,但不对信息的正确性负责,更不对使用本文信息导致的后果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