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手机版

菠白散

更新时间:2023-02-09 23:23:14作者:百科知识库

菠白散

菠白散的基本资料,相关中药材3味。

菠白散的基本资料

菠白散(保肺散)(现代标准)

名称菠白散(保肺散)

拼音Bobai San

成份菠菜子 白及 百部

性状本品为灰白色的粉末;味甘、辛、微苦。

功能主治润肺,祛痰。用于痰中带血,午后发烧,咳嗽。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10g,一日3次。

贮藏密闭,防潮。

执行标准WS3-B-2028-95

菠白散相关中药材

1、菠菜子

别名刺蒺藜,刺薐菜子。

来源为藜科植物菠菜的果实。

功能主治祛风明目,开通关窍,利肠胃。(性味以下出《滇南本草》)

2、白及

别名白根,地螺丝,白鸡儿,白鸡娃,连及草,羊角七,甘根,白根,白给,白芨,冰球子,白乌儿头,千年棕,君球子,一兜棕,皲口药,利知子,臼根,白鸟儿头,君求子。

来源为兰科植物白及的块茎。8~11月采挖,除去残茎、须根,洗净泥土,经蒸煮至内面无白心,然后撞去粗皮,再晒干或烘干。

生境分布生长于山野川谷较潮湿处。分布河南、陕西、甘肃、山东、安徽、江苏、浙江、福建、广东、广西、江西、湖南、湖北、四川、贵州、云南等地。

性状干燥块茎略呈掌状扁平,有2~3个分歧,长1.5~4.5厘米,厚约0.5厘米。表面黄白色,有细皱纹,上面有凸起的茎痕,下面亦有连接另一块茎的痕迹,以茎痕为中心,周围有棕褐色同心环纹,其上有细根残痕。质坚硬,不易折断。横切面呈半透明角质状,并有分散的维管束点。气无,味淡而微苦,并有粘液性。以根茎肥厚,色白明亮,个大坚实,无须根者为佳。主产贵州、四川、湖南、湖北、河南、浙江、陕西等地;此外,安徽、云南、江西、甘肃、江苏、广西等地亦产。

功能主治补肺,止血,消肿,生肌,敛疮。治肺伤咳血,衄血,金疮出血,痈疽肿毒,溃疡疼痛,汤火灼伤,手足皲裂。①《本经》:“主痈肿恶疮败疽,伤阴死肌,胃中邪气,贼风痱缓不收。”②《别录》:“除白癣疥虫。”③《药性论》:“治结热不消,主阴下痿,治面上皯疱,令人肌滑。”④《唐本草》:“手足皲拆,嚼以涂之。”⑤《日华子本草》:“止惊邪、血邪,痢疾,赤眼,症结,发背,瘰疬,肠风,痔瘿,刀箭疮扑损,温热疟疾,血痢,汤火疮,生肌止痛,风痹。”⑥《本草图经》:“治金疮不瘥,痈疽方中多用之。”⑦李杲:“止肺血。”⑧《滇南本草》:“治痨伤肺气,补肺虚,止咳嗽,消肺痨咳血,收敛肺气。”⑨《中国药植图鉴》:“治矽肺。”

3、百部

别名百部根,白并,玉箫,箭杆,嗽药,百条根,野天门冬,百奶,九丛根,九虫根,一窝虎,九十九条根,山百根,牛虱鬼,药虱药,百部草,闹虱药。

来源为百部科植物蔓生百部、直立百部或对叶百部等的块根。春季新芽出土前及秋季苗将枯萎时挖取,洗净泥土,除去须根,置沸水中浸烫后,取出晒干。

性状①蔓生百部和直立百部的块根略呈纺锤形,平直或略弯曲,两端细,长约4-18厘米,直径约1厘米。表面黄白色至土黄色,极皱缩,具不规则的深纵沟及纵皱。质硬,易折断。断面微带角质,淡黄白色至暗棕色,中心柱多扁缩。气微,味先甜而后苦。以粗壮、肥润、坚实、色白者为佳。主产于安徽、浙江、江苏、山东等地;此外江西、河南及湖北、四川部分地区亦产。②对叶百部的根较粗大,长约12~25厘米,直径约1~2厘米,纵皱较浅。质较坚硬。折断面微呈角质状,中心柱白色。以肥壮、色黄白者为佳。主产湖北、广西、云南、四川等地;此外,广东、安徽、湖南部分地区及贵州、福建、台湾等地亦产。

功能主治温润肺气,止咳,杀虫。治风寒咳嗽,百日咳,肺结核,老年咳喘,蛔虫、蛲虫病,皮肤疥癣、湿疹。(1)润肺止咳:用于新久咳嗽,如急、慢性支气管炎、百日咳及肺结核等。配麻黄、杏仁治小儿风寒咳喘;配紫菀、贝母、寒水石治小儿肺热咳嗽。(2)灭虱杀虫:用于头虱、体虱。浓煎灌肠治蛲虫。①《抱朴子》:“治咳及杀虫。”②《别录》:“主咳嗽上气。”③陶弘景:“百部火炙酒渍,饮之疗咳嗽,亦主去虱。又主暴嗽。”④《药性论》:“治肺家热,上气,咳嗽,主润益肺。”⑤《本草拾遗》:“火炙浸酒空腹饮,去虫蚕咬,兼疥癣疮。”⑥《日华子本草》:“治疳蛔及传尸骨蒸劳,杀蛔虫,寸白、蛲虫。”⑦《滇南本草》:“润肺,治肺热咳嗽:消痰定喘,止虚痨咳嗽,杀虫。”⑧《中国药植志》:“与猪蹄煮服,可以治风湿症。”⑨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治百日咳,肺结核,支气管炎,皮炎,湿疹,荨麻疹,脚癣,阿米巴痢疾。”

备注云南、四川少数地区,有用百合科植物羊齿天门冬的块根作百部用,名“土百部”,详“土百部”条;广西有以石刁柏的块根作百部用,名“小百部”,详“小百部”条。

本文标签:药学  方剂大全  
上一篇:拨正散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