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手机版

百顺膏

更新时间:2023-02-09 22:31:27作者:百科知识库

百顺膏

百顺膏的基本资料,相关中药材3味。

百顺膏的基本资料

百顺膏(《外科医镜》)

处方大虾蟆2只(即老蟾酥,多者佳),木芙蓉叶3两(重阳采用,或根皮,或花,俱妙)。

制法上药用麻油1斤,照常熬枯,滤去滓,将油称准,凡药油2两入炒过铅粉1两,如数派算,以桑枝搅匀,熬至滴水取丸,不粘指为度。倾入水中去火性。

功能主治拨脓、止痛、生肌。主痈疽发背,及一切无名肿毒初起及已溃者;并治顽恶疔疮。

用法用量凡遇顽恶烂疮,先用葱椒汤洗净,贴之。

百顺膏相关中药材

1、木芙蓉叶

别名拒霜叶,芙蓉花叶,铁箍散。

来源锦葵科植物木芙蓉的叶片,夏、秋二季,剪下叶片,晒干。须经常复晒,存放干燥通风处。

性状干燥叶片,有叶柄,粗约0.3厘米,黄褐色;叶片大形,常折叠,叶面灰绿色,叶背淡绿色,脉隆起,枝灰色星状毛。

功能主治凉血,解毒,消肿,止痛。治痈疽焮肿,缠身蛇丹,烫伤,目赤肿痛,跌打损伤。①《本草图经》:“敷贴肿毒。”②《滇南本草》:“可箍疮出头。”③《纲目》:“清肺凉血,散热解毒。治一切大小痈疽肿毒恶疮,消肿排脓止痛。”④《玉楸药解》:“清风泄热,凉血消肿。”⑤《民间常用草药汇编》:“外用接骨。”

2、蟾酥

别名蟾蜍眉脂,蟾蜍眉酥,癞蛤蚂浆,蛤蟆酥,蛤蟆浆,癞蛤蟆酥。

来源为蟾蜍科动物中华大蟾蜍或黑眶蟾蜍等的耳后腺及皮肤腺分泌的白色浆液,经加工干燥而成。夏、秋季捕得蟾蜍后,将体表洗净,晾干,然后刺激其耳后腺及皮肤腺,使之分泌浆液。浆液须盛于瓷器内,忌与铁器接触,否则易变黑色;并须立即加工,以免时间过久而变质。

生境分布产河北、山东、四川、湖南、江苏、浙江等地。此外,辽宁、湖北、新疆亦产。

性状干燥的蟾酥呈扁圆形团块状、饼状、棋子状或片状。表面光亮,有的不平而具有皱纹,淡黄色、紫红色或棕黑色。团块状或饼状者质坚硬,不易折断,断面茶褐色,如胶质状而有光泽。片状者质脆易折断,红棕色,半透明。气微腥,嗅之作嚏,味麻辣。遇水即起泡沫,并泛出白色乳状液;用锡纸包碎块少许,烧之即熔为油状。以质明亮、紫红色、断面均一、沾水即泛白色者为佳。

功能主治解毒,消肿,强心,止痛。治疔疮,痈疽,发背,瘰疬,慢性骨髓炎,咽喉肿痛,小儿疳积,心衰,风、虫牙痛。①《药性论》:“脑疳,以奶汁调滴鼻中。”②《日华子本草》:“治脱溃团K帜Γ恢窝隼洌⒅羝?a href='http://www.baiven.com/baike/222/321563.html' target='_blank' style='color:#136ec2'>吴茱萸苗汁调敷腰眼并阴囊。”③《本草衍义》:“齿缝中血出,以纸纴子蘸干蟾酥少许,于血出处按之。”④《医学入门》:“主痈疽疔肿瘰疬,一切恶疮顽癣。”⑤《纲目》:“治发背疔疮,一切恶肿。”⑥《本草正》:“治风、虫牙痛,以纸拈蘸少许点齿缝中。?/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