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刺黄柏
2023-02-02
更新时间:2023-02-09 22:18:01作者:百科知识库
艾煎散的基本资料,相关中药材2味。
处方艾5分,茯神2钱,青桑叶1钱。
功能主治心汗,别处无汗,独心孔有汗,思虑多汗亦多。
别名伏神,茯神木。
来源为多孔菌科植物茯苓菌核中间天然抱有松根(即“茯神木”)的白色部分。
生境分布产地同茯苓。
性状干燥的菌核形态与茯苓相同,惟中间有一松树根贯穿。商品多已切成方形的薄片,质坚实,具粉质,切断的松根棕黄色,表面有圈状纹理(年轮)。以内厚实,松根小者为佳。
功能主治宁心,安神,利水。治心虚惊悸,健忘,失眠,惊痫,小便不利。①《别录》:“疗风眩,风虚,五劳,口干。止惊悸,多恚怒,善忘。开心益智,养精神。”②《药性论》:“主惊痫,安神定志,补劳乏;主心下急痛坚满,小肠不利。”③《本草再新》:“治心虚气短,健脾利温。”
2、桑叶别名铁扇子,蚕叶。
来源为桑科植物桑的叶。10~11月间霜后采收,除去杂质,晒干。
生境分布全国各地有栽培。以江苏、浙江一带为多。全国大部分地区均产,以南部育蚕区产量较大。
性状干燥叶片多卷缩破碎,完整者呈卵形或宽卵形,长8~13厘米,宽7~11厘米。先端尖,边缘有锯齿,有时作不规则分裂,基部截形、圆形或心脏形。上面黄绿色,略有光泽,沿叶脉处有细小毛茸;下面色稍浅,叶脉突起,小脉交织成网状,密生细毛。质脆易碎。气微,味淡,微苦涩。以叶片完整、大而厚、色黄绿、质脆、无杂质者为佳。习惯应用桑叶以经霜者为好,称“霜桑叶”或“冬桑叶”。
功能主治祛风清热,凉血明目。治风温发热,头痛,目赤,口渴,肺热咳嗽,风痹,瘾疹,下肢象皮肿。①《本经》:“除寒热,出汗。”②《唐本草》:“水煎取浓汁,除脚气、水肿,利大小肠。”③孟诜:“炙煎饮之,止渴,一如茶法。”④《本草拾遗》:“主霍乱腹痛吐下,冬月用干者浓煮服之。细锉,大釜中煎取如赤糖,去老风及宿血。”⑤《日华子本草》:“利五脏,通关节,下气,煎服;除风痛出汗,并扑损瘀血,并蒸后罯;蛇虫蜈蚣咬,盐挼敷上。”⑥《本草图经》:“煮汤淋渫手足,去风痹。”⑦《丹溪心法》:“焙干为末,空心米饮凋服,止盗汗。”⑧《本草蒙筌》:“煮汤,洗眼去风泪,消水肿脚浮,下气,利关节。”⑨《纲目》:“治劳热咳嗽,明目,长发。”⑩《本草从新》:“滋燥,凉血,止血。”⑾《百草镜》:“治肠风。”⑿《本草求真》:“清肺泻胃,凉血燥湿。”⒀《本草求原》:“止吐血、金疮出血。”⒁《山东中药》:“治喉痛,牙龈肿痛,头面浮肿。”
备注下列同属植物.在少数地区亦同等入药。鸡桑,具细长2裂的花柱(参见“小叶桑”条);蒙桑,叶缘锯齿常具刺毛;华桑,叶缘具钝圆锯齿,幼叶两面密生细毛。
警告!本文使用信息聚合技术汇集而成,仅作学习、研究之用,切不可照本宣科、照猫画虎,身体有恙应尽早就医。本文资料绝大部分注明了出处,但不对信息的正确性负责,更不对使用本文信息导致的后果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