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刺黄柏
2023-02-02
更新时间:2023-02-09 21:09:57作者:百科知识库
复方虎杖片的基本资料,相关中药材3味。
名称复方虎杖片(复方阴阳莲片)
拼音Fufang Huzhang Pian
成份虎杖提取物 功劳木提取物 枇杷叶提取物
性状本品为糖衣片,除去糖衣后显棕褐色;味苦、咸。
功能主治清热,祛痰,止咳,平喘。用于慢性支气管炎。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3~4片,一日3次。十日为一疗程。
注意事项寒性咳喘禁用。
贮藏密封。
执行标准WS3-B-0584-91
别名土黄柏,黄柏,黄天竹,鼠不爬,山黄柏,大叶黄连,十大功劳,伞把黄连,大老鼠黄,老鼠黄,老鼠刺,刺黄连,黄杨木,羊角莲,土黄芩,羊角黄连,八角羊,土黄连。
来源为小檗科植物阔叶十大功劳、细叶十大功劳或华南十大功劳的茎干。全年可采,截段,晒干。
生境分布产浙江、广西等地。
性状干燥茎呈圆柱形,表面灰褐色,有浅纵沟及突起的叶痕;嫩茎较平滑,具纵裂隙,节明显,皮部较薄,易剥离,内面鲜黄色,附有线状纤维。质坚硬,折断面破裂状;横切面髓部淡黄色,木部黄色,外侧黄色较深,射线白色,极显着。
功能主治①《饮片新参》:“清肺,止痨咳,杀虫,通大便。”②《浙江中药手册》:“补阴,止渴,凉血。”
2、枇杷叶别名巴叶,枇杷,蜜枇杷叶,炙枇杷叶,芦桔叶,卢橘。
来源为蔷薇科植物枇杷的叶片,全年皆可采收,采摘后,晒至七、八成干时,扎成小把,再晒干。
生境分布主产广东、江苏、浙江、福建、湖北等地。
性状干燥叶片长椭圆形,长12~25厘米,宽4~9厘米。叶端渐尖,基部楔形,上部锯齿缘,基部全缘。羽状网脉,中脉下面隆起。叶面灰绿色、黄棕色或红棕色,上面有光泽;下面茸毛棕色。叶柄短。叶革质而脆。气无,味微苦。以叶大、色灰绿、不破碎者为佳。
功能主治清肺和胃,降气化痰。治肺热痰嗽,咳血,衄血,胃热呕哕。①《别录》:“主卒啘不止,下气。”②《食疗本草》:“煮汁饮,主渴疾,治肺气热嗽及肺风疮,胸、面上疮。”③《滇南本草》:“止咳嗽,消痰定喘,能断痰丝,化顽痰,散吼喘,止气促。”④《纲目》:“和胃降气,清热解暑毒,疗脚气。”⑤《本草再新》:“清肺气,降肺火,止咳化痰,止吐血呛血,治痈痿热毒。”⑥《安徽药材》:“煎汁洗脓疮、溃疡、痔疮。”
3、虎杖别名大虫杖,苦杖,酸杖,斑杖,苦杖根,杜牛膝,酸桶笋,斑庄根,酸杆,斑根,黄药子,土地榆,酸通,雌黄连,蛇总管大活血,紫金龙,酸汤杆,黄地榆,号筒草,斑龙紫,红贯脚,阴阳莲,活血龙,猴竹根,金锁王,大叶蛇总管,九龙根,山茄子,斑草,搬倒甑,九股牛,大接骨,老君丹,花斑竹,酸筒杆,酸汤梗,川筋龙,斑庄,斑杖根,大虫杖,鸟不踏,酸榴根,土地檎,雄黄连,蛇总管,大活血,血藤,酸汤秆,野黄连,活血丹,猴竹。
来源为蓼科植物虎杖的根茎。春、秋均可采挖,切断,晒干。
生境分布多生于山谷、溪旁或岸边。分布我国中部及南部。产于江苏、浙江、江西、福建、山东、河南、陕西、湖北、云南、四川、贵州等地。
性状根的形状不一,多数呈圆锥形弯曲,或块状,长1~7厘米,直径0.6~1.5厘米,外表棕褐色,有明显的纵皱纹、紫色斑块及散在的须根疤痕;质坚硬不易折断,断面棕红色,纤维性,本质部占根的大部分,呈菊花状放射形纹理。根茎圆柱形,节明显,通常着生卷曲的须根,折断面中央有空隙,根茎顶部有残存的茎基。气微弱,味微苦。以根条粗壮、内心不枯朽者为佳。
功能主治祛风,利湿,破瘀,通经。治风湿筋骨疼痛,湿热黄疸,淋浊带下,妇女经闭,产后恶露不下,症瘕积聚,痔漏下血。跌扑损伤,烫伤,恶疮癣疾。①《别录》:“主通利月水,破留血症结。”②陶弘景:“主暴瘕,酒渍服之。”③《药性论》:“治大热烦躁,止渴,利小便,压一切热毒。”④《本草拾遗》:“主风在骨节间及血瘀。煮汁作酒服之。”⑤《日华子本草》:“治产后恶血不下,心腹胀满。排脓,主疮疖痈毒,妇人血晕,扑损瘀血,破风毒结气。”⑥《滇南本草》:“攻诸肿毒,止咽喉疼痛,利小便,走经络。治五淋白浊,痔漏,疮痈,妇人赤白带下。”⑦《医林纂要》:“坚肾,强阳益精,壮筋骨,增气力。”“敷跌伤折损处,可续筋接骨。”⑧《岭南采药录》:“治蛇伤,脓疱疮,止损伤痛。”⑨《贵州民间方药集》:“收敛止血,治痔瘘,去风湿,发表散寒,散瘀血,外用治火伤。”⑩《中医药实验研究》:“治实火牙痛,湿疮烂腿,脚趾歧湿烂。”
警告!本文使用信息聚合技术汇集而成,仅作学习、研究之用,切不可照本宣科、照猫画虎,身体有恙应尽早就医。本文资料绝大部分注明了出处,但不对信息的正确性负责,更不对使用本文信息导致的后果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