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手机版

不自主运动

更新时间:2023-02-03 09:32:25作者:百科

不自主运动

肌肉的某一部分、一块肌肉或某些肌群出现的不受意志支配的运动。可由大脑皮质运动区、基底节、小脑、脊髓、周围神经或肌肉各部分的病变引起。病因包括感染、中毒、变性、遗传、脑血管病、肿瘤、外伤等。不自主运动包括震颤、舞蹈、手足徐动、肌阵挛、肌束震颤、抽搐、扭转痉挛等。

震颤

全身或身体一部分表现的不随意的但相对有节律的振动性运动。见震颤。

舞蹈样运动

突然发生、无目的、无节律、不对称、粗大的快速肌肉收缩,为锥体外系疾病常见的病状。发生于面部和肢体,尤以上肢近端为著。局部舞蹈运动表现为皱眉、挤眼、咧嘴、舌不自主伸缩等转瞬即逝的“鬼脸”动作。在上肢表现为耸肩、上臂的前伸后屈、手突然旋前或旋后等,在下肢表现为跨步过大,呈跳跃式,或表现为舞蹈步态、足趾的屈伸、内翻与外翻。以上症状的急性出现见于风湿性舞蹈病西德纳姆氏舞蹈病,慢性者见于慢性进行性舞蹈病亨廷顿氏舞蹈病(见舞蹈病)。

手足徐动

又称指划运动,表现为肌僵硬和手足持续、缓慢、不规则的扭曲运动。频率较慢,一般低于2次/秒。以四肢远端为著,也可累及面部和舌。以上动作在精神紧张时加重,安静时减轻,入睡时消失。为纹状体病变引起。病因不明者称特发性手足徐动症,代表疾病为纹状体大理石样变性(先天性双侧手足徐动症)。另一类为症状性手足徐动症,见于脑炎、肝豆状核变性、核黄疸、脑动脉硬化伴脑软化、脑室穿通畸形和麻痹性痴呆等病。

肌阵挛

肌肉收缩或抑制(后者指阴性肌阵挛)引起的肌肉电击样或闪电样运动。可累及单个肌肉或一组肌肉,其范围可由一块小肌肉到整个身体。肌阵挛可见于各种疾病,如急性、慢性脑炎、脑膜炎或颅内占位性病变及脑血管病,多为弥散性脑损害的一种表现,也可为癫痫的一种特殊类型(肌阵挛性癫痫)。

肌束震颤

小肌束自发的细小、快速或蠕动样的收缩。肉眼可以看到的小肌肉快速的收缩(蠕动样颤动)不足以引起关节运动。常以“肉跳”来形容,而肌纤维震颤呈单个肌纤维的收缩,肉眼看不到,仅在肌电图上有所表现。前者为脊髓前根病变所致,后者常表现为脊髓前角细胞或颅神经运动核病变。常见于肌萎缩侧索硬化症、进行性脊髓性肌萎缩症。

抽搐

突然出现的,一块肌肉或一组肌肉短暂的复杂的协调运动。如头部摇动、眨眼、耸肩、面肌抽搐、咽喉肌抽搐等。可用意志控制、睡眠时消失,在儿童较成人多见。可发生于多块或多组肌肉,可发生于一块以上由作用相反的神经支配的肌肉。可为精神因素引起,如习惯性痉挛(突然发生快速、重复或交替出现的限于一群肌肉的不随意运动,多见于男孩,可因某些部位不适引起的保护性或习惯性动作保留下来所致),三叉神经痛时可因疼痛刺激而出现面肌抽搐。吉尔·德·拉·图雷特氏综合征表现为突发性多发的抽动,伴猥亵性言语,病因不明,可能与脑器质性病变有关。

扭转痉挛

又称扭转性肌张力障碍,表现为肌张力障碍,和四肢近端、躯干甚至全身的剧烈而不随意的扭转。临床上分原发性扭转痉挛(原因不明)和症状性扭转痉挛,见于感染、血管病、中毒、肿瘤等。病理改变为基底节神经细胞变性,齿状核细胞丧失为重要病理改变。

本文标签:不自主运动  buzizhuyundong  
下一篇:实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