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手机版

电子计算机X射线断层成像

更新时间:2023-02-03 09:20:24作者:百科

电子计算机X射线断层成像

一种医学影像诊断技术。用X射线对人体投射,经检测器测定透射后的放射量,通过电子计算机处理,重建出人体断层图像,并作出诊断。

简史

1895年伦琴发现X射线后,X射线立即被应用于临床诊断。为了克服影像重叠的缺点,从1914年起,先后有人采用 X射线管与胶片作同步反向运动的方法得到断层照片,并沿用至今。1917年从数学上证明从物体投影的无限集合,可以重建出物体的图像。1956年利用此原理重建了太阳微波发射图像。1961年起科马克等人先后试图将图像重建原理应用于医学。从1967年开始豪恩斯菲尔德设计、发明了CT的基本组成部分,1971年第一台应用于临床的CT安装于英国阿特金森-莫利医院。1972年4月豪恩斯菲尔德和安布罗斯在英国放射学会年会上报告了CT的诞生及其在临床上的应用。1979年豪恩斯菲尔德和科马克被授予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CT工作原理

强度为I0的X射线,穿过厚度为d 的物体后,由于物体对X射线的吸收或衰减作用,X射线强度变为I,其衰减符合下列公式

公式 符号

其中μ 为吸收系数或衰减系数。人体组织的μ 是不均匀的,但如果将人体均匀分解成许多足够小的方块,每个小块组织(称为体素)的μ 可以看作是均匀的。如果能测定每个体素的吸收系数,则可重建出人体某一断面的X射线吸收系数分布图,即CT图像。图像上对应体素的小单元,称像素。

CT扫描时将一束准直 X射线束从与人体纵轴垂直的方向透射人体,得到一个投影,此投影是 X射线束通路上各个体素衰减作用的总和。如果每个体素的吸收系数分别为μ1、μ2、μ3……,且厚度d均相等,则

公式 符号

I为投影强度,可以用检测器测定,并用模-数转换器转变成数字(称为投影数据或扫描数据),输入电子计算机。不断改变投射角度,可以得到数万到数十万个数据。电子计算机对这些数据按照一定算法进行计算,就可求得所扫描层面上的每一个体素的μ,通过数-模转换器,即可重建出该层面的图像。图像上每个像素都有一定的μ值,用不同的灰度表示,μ代表组织的密度,在CT上称CT值。某一组织的CT值,是其μ值与水的μ值相比得出的,公式为

公式 符号

CT值单位为HU(Hounsfield Unit)。

CT机的结构

CT机由 X射线发生、数据收集、数据处理、操作及图像显示等装置和电源等几部分组成(见图)。

图

(1)X射线发生装置,由高压发生器、X射线控制器、X射线管组成。

(2)数据收集系统,由检测器、放大器、模-数转换器组成,功能是收集投影数据,并将其转换成电子计算机所需要的数字。

(3)数据处理系统,由电子计算机、陈列处理器组成,其功能为对投影数据进行运算和处理(即影像重建),并完成整机的调度和控制。

(4)操作和图像显示装置,即计算机的外围设备,进行机器操作,以及图像的显示、分析、处理和记录。

(5)电源部分,供给各部分电源。

CT机的分代

从1971年世界上第一台CT机问世起,CT的发展非常迅速,数年内即作了多次改进。常依据X射线束的形状、检测器的数目,以及扫描的方式将CT机分代。CT机从第一代发展到第三代,性能有较大改进,第三、四代之间各有优缺点。目前生产的CT机只有头部专用CT机仍采用第二代机型,且趋于淘汰,全身CT全部是第三或第四代机型。

CT在临床诊断上的应用

CT图像具有比常规 X射线照片高10倍以上的密度分辨率,能够清晰显示病变。CT对颅脑疾病有较高的诊断价值,诸如外伤、感染、脑血管疾病、先天畸形、肿瘤等,CT均为首选检查方法。对肝、胰、脾、肾等实质脏器疾病,特别是占位性病变,CT也有较高的诊断价值,若与 B型超声检查配合使用,可达到很高的诊断率。CT对五官、盆腔、脊柱、四肢、纵隔等部位疾病的诊断也有其独到之处;对肺及消化道疾病的诊断,总的说不如常规 X射线,但有时可起到补充作用。

CT在放射治疗上的应用

在一般的CT扫描机上加装一定的装置和程序,或使用专用的CT设备,便可以在CT图像上制订放射治疗计划,以提高治疗效果,并可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CT的特殊技术

包括如下几项:

(1)增强扫描,CT扫描前静脉注射有机碘制剂(如泛影葡胺等),药物可通过血循环渗透到全身组织。由于病变与周围正常组织之间血管丰富程度及渗透性的差别,增加了密度对比,使病变更加清晰显示,称为增强扫描。

(2)动态扫描,应用特殊程序,可以在作增强扫描时,使扫描机在容许的条件下快速连续扫描,以观察造影剂在组织内的变化情况,这有助于鉴别诊断。

(3)高分辨率扫描,利用原有的投影数据,用特殊程序,可以重建出局部高分辨率图像,常用于岩骨、四肢松质骨、软组织等。

(4)CT造影,先进行某些传统造影技术操作,如胆道造影、泌尿系造影、脊髓造影、气脑造影、脑室造影等,然后再进行CT扫描,可以大大提高诊断率。

(5)介入性CT,在CT指引下进行穿刺、引流、活组织检查等介入性诊断及治疗操作。

CT的展望

CT的发明是医学上,特别是影像诊断学上有划时代意义的一件大事。CT技术发展之快是前所未有的。CT的临床诊断价值已得到充分肯定。不仅如此,更重要的是CT图像重建方法可以应用到很多方面,如发射型计算机断层(ECT,见核医学技术)、磁共振成像等,从而推动了一个新的学科──医学影像学的建立,其发展还没有止境。CT技术本身目前基本已达到成熟阶段,将来的发展主要在简化结构、降低成本上下功夫,使CT在临床上能像X射线、B型超声波检查一样用作常规检查。

参考书目
  1. J.K.T.Lee,S.S.Sagel & R.J.Stanley, Computed BodyTomography with MRI Correlation, 2nd ed.,Raven Press,New York,1989.
上一篇:食品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