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刺黄柏
2023-02-02
更新时间:2023-02-09 16:05:25作者:百科知识库
角发酒的基本资料,古籍论述1条。
处方左角之发方1寸。
功能主治尸厥,邪客于手足少阴、太阴、足阳明之络,而致身脉皆动,而形无知,其状若尸。
用法用量以竹管吹其两耳,剃其左角之发方1寸,燔[音fán]治,饮以美酒1杯;不能饮者,灌之。
各家论述1.《素问》王冰注:左角之发,是五络血之余也,故剃之燔[音fán]治,饮之以美酒也。酒者所以行药势,又炎上而内走于心,心主脉,故以美酒服之。2.《内经讲义》:发亦名血余,性味苦涩微温,能治血病,为止血消瘀之良药,功能消瘀利窍,治血瘀阻塞,通利小便。酒性温热,功能温经散寒,活血通血脉,通达表里。故本方具有通行经络,消瘀利窍,和畅气血等作用。五络通,气血行,阴阳调,则神志清。
邪客于手、足少阴、太阴、足阳明之络,此五络皆会于耳中,上络左角。五络俱竭,令人身脉皆动,而形无知也。其状若尸,名曰尸厥。剃其左角之发方一寸燔[音fán]治,饮以美酒一杯,不能饮者,灌之立已。(《灵枢》)邪客于四脏一腑之络,乃为尸厥者,以心肾为水火络;肺脾为天地络;胃为中土络。此五络皆会于耳中,上络左角。若阴阳相离,不能交会,则身脉动而形无知,其状如尸。当刺五络之井,不已,先以竹管吹耳,以通五络之会。再剃其左角之发,燔[音fán]为血余,入络化淤,饮以美酒,使络气与卫气相通,庶阳和厥醒。(《古方选注》)
警告!本文使用信息聚合技术汇集而成,仅作学习、研究之用,切不可照本宣科、照猫画虎,身体有恙应尽早就医。本文资料绝大部分注明了出处,但不对信息的正确性负责,更不对使用本文信息导致的后果负责。